“颜值”由科技雕刻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殷雯馨 高岷 通讯员 周健
冬意渐浓,年关将至,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在900吨和600吨汽车起重机的操作下,综合信息楼的第一个桁架顺利安装到位,标志着该建筑的又一个建设难点被攻克。
“楼顶安装的桁架起重高度60米、桁架无支撑跨度约53米、重53吨,所以我们动用了900吨级别的汽车起重机,整个华东地区仅3台。”1月2日,中建三局钢结构施工负责人杨鑫向记者介绍道,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四面共四个桁架预计8天安装结束。
除却桁架安装难度高,整个综合信息楼采用“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角筒”的钢混结构,仅钢材使用量就达到5176吨,配合工种繁多;外立面由清水混凝土浇筑而成,是华东地区体量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建筑,且还要在混凝土表面“雕刻”出纹理,细节与质感拉满。
“高难度”攻坚下,带来的是“高颜值”和“高效率”。记者了解到,综合信息楼以“太初灵气,天元华光”为设计概念,如同一枚玲珑剔透的六边形切割玻璃体镶嵌在四方鼎中,钢结构保证了更多的采光空间,六楼还会有一个20米的净空平台,让即将入驻的师生感受到阳光房体验。
“很多钢材可以在园区外提前制作好,工地内多处施工,同时采用了BMI+AR的技术手段,在开工前模拟施工效果,确保综合机电和室外管网线的施工安全。”南医大建设办建设部副部长虞庆介绍,“550天的施工周期,相比传统的此类型项目,缩短了至少10个月的时间。”
以综合信息楼为代表,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一期18栋单体建筑中,还有体育馆、食堂、活动中心等多个别具特色的异形建筑。虞庆介绍,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一期主体结构已于2024年10月全面封顶,现正进行外立面、外场、内装等方面的施工,整个一期项目预计今年6月30日试运行,9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