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智 王远振
时间书页次第掀开,发展篇章不断更新。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钟楼人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跑出了经济加速度,提升了百姓获得感,塑造了城乡好环境,成就了文明新气象,映照出钟楼高质量发展的精彩与辉煌。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钟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团结一心、真抓实干,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中,钟楼区排名前进至45位,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有望提前一年迈上千亿新台阶。
勇立潮头,经济大船乘风破浪
锚定首要任务,向着“重要阵地”迈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660亿元、新增“四上”单位222家……一组组跳动的数字,是钟楼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向“高”而攀、迎“新”而行的缩影。
铆足干劲,乘势而上,不断释放招商“强磁场”。17个省、市重大项目全部开工,55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再次刷新了钟楼速度。
“两个没想到!没想到签约后81天就能落地,更没想到落地91天,我们就完成销售额1450万元,在德国至少要1年半的时间。”这是德国福士汽车零部件(济南)有限工厂经理魏忠宝对钟楼速度的感叹。签约60天完成环评、81天落地,落地91天,企业销售额1450万元……背后是钟楼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奔赴”。
钟楼还不断深化“招推服”一体化改革,双环热工等59个重大项目竣工达产,黑溪数智等7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奥立思特等6个项目实现“竣备即发证”。建科院总部、美宜佳华东区总部、大观楼等3个项目入选省服务业重点项目,数量创历年之最。
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动能勃发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钟楼抢先“落子”,主动“迎战”。
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一款名为“创TRON”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惊艳亮相。这款由钟楼企业——微亿智造倾力打造的智能体成为首个获得国家级智库认证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微亿智造也再次以全省唯一身份跻身“2024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主榜单。
科技创新,钟楼乘势而上、持续突破。2024年,钟楼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潜在独角兽企业5家,19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各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43家。精研科技创成国家级5G工厂,中海油涂料院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中科摩通柔性智能产线获评省首台套产品,填补近五年空白。
为让更多“科创之花”结出“产业之果”。钟楼还积极联动省级信创先导区、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一批智能车间拔地而起、一群星级上云企业陆续涌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诊断实现全覆盖,钟楼传统优势产业正在焕发新活力,变得有“智慧”、会“算数”、能“上云”。
扶科技成果“上马”,钟楼更是闯关“最初一公里”、加速“最后一公里”。常州钟楼合成生物AI研究院、常州市钟楼区—常州大学石油石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创新研究院等高校研究院相继揭牌;新增双创载体15万平方米、新增入驻企业289家;中欧(钟楼)数字经济产业园等9家科创平台建成落地,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乘数效应”,让科技创新成为钟楼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
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全面深化改革一往无前。
在“新能源之都”常州,钟楼紧跟风口,谋深做实国企改革,积极布局智能微电网业务,新运微电网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金控集团首支QFLP基金获批,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经过重新盘整,在重塑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发展新格局取得新突破。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中之重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最大化提升招商效率,2024年年初,钟楼大刀阔斧进行招商体制机制改革。不到1年,四大组团差异化招商成效显著,区外招引2000万元以上项目29个,数量翻番;总投资40.5亿元,再创新高。
钟楼还在全市率先落地城中村自主更新,老凌家塘等首批4个试点村进入施工组织阶段;组建四大医疗集团,基层首诊率提升至65%,基层医院运营减亏11.6%,医疗投诉举报减少12%,医患纠纷减少10%。推出全市首张数据产品凭证,“股权变更一件事”入选全省政务服务现代化县域实践案例。
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钟楼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完成境外中方协议投资额3150万美元,服务贸易总额5.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增额增速居全市前列。日新月异的钟楼,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提升保障,筑牢民生发展之基
“外来车辆不见了,小区清清爽爽!”在导入信托制物业后,地处老城厢的普济公寓小区焕发新生,曾经的“烫手山芋”降了温。2024年,钟楼纵深推进“阳光信托”物业,累计导入74个小区,物业矛盾纠纷率下降48%。同时,2024年,钟楼新增停车泊位1515个、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11处,城市长效管理稳居全市前列。
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和急难愁盼,一系列实事、好事在钟楼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群众家门口的小确幸“触手可及”。新建学校6所、学位3650个、新增普惠托位420个、安装空调1834台……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让“常有善育”的温暖阳光照进每一个家庭。药品目录品规数扩增73.3%、引入复旦大学附属专科医院远程诊疗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康复中心,基本养老服务保障率达93.78%,钟楼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安心的医疗服务。
用“心”铸就民生画笔,在钟楼大地勾勒出了城乡融合的幸福画卷。在老城厢,大庙弄·青年里蝶变上新,全市首个博物馆酒店在夏家大院正式运营,季子文化展示中心、亚细亚影视城改扩建惊艳亮相,大观楼—止园、西直街历史地段、盛宣怀故居周边织补、酱品厂、航仪厂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茶。在殷杏泰产教融合示范区,杏塘家园顺利交付,屋檐下·拾光里惊艳亮相,健康跑、水上运动、汽摩基地……一大批乡村旅游项目不断,实现了“乡村产业+城乡空间+多元主体”的深度融合。2024年,钟楼还举办了钟楼半程马拉松、大运河龙舟赛、第二届大运河文旅戏剧周等爆款活动,吸引超8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1.2亿元,“情有独钟,更上层楼”品牌更入人心。
每个人都是劳动者,为城市增创荣光;每个人也都是追梦人,在时代舞台上砥砺前行。钟楼将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坚定“做精老城区、做强经开区、做大高新区”发展方向,突出四大功能融合,奋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合力推动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全面提质,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钟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