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基层更近 与群众更亲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唐文竹
更贴近基层,才能听得清“民声”。
2023年,根据市政协统一部署,在民进常州市委会指导下,民进界别委员工作室在天宁区茶山街道红梅村委建成。
红梅村不大,但外来流动人口多,百姓的各类需求也多,公共事务服务内容复杂;工作室虽然也不大,但就建在群众身边,委员们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和界别特色优势,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各种难题,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界别委员工作室开展履职的第一站,来到了异地重建的朝阳集市。“集市环境怎么样?生意还好吗?和之前比怎么样啊?”“您对现在的集市还满意吗?有什么意见建议?”委员们深入一个个摊位,热情地与摊主们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经营情况,向顾客们收集需求和意见,并认真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因为,这些信息对于改善市场环境和服务居民至关重要。“深入调研,是政协委员履职的根基,只有把根扎得深,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工作室领衔委员戴晓娥说。
一年多来,委员们还走进红梅村残疾人之家,了解残疾人士更好融入社会的途径,帮助他们改善工作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来到社区助餐服务现场,了解老年居民对餐食的意见和建议;参与红梅村安全体验馆的活动策划,助力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城区教育服务需求调研中,积极推动村委链接辖区内学校开展深度互动,让学校成为村委文化服务的主力军……
去年5月,工作室牵头开展调研,邀请市政协、市文广旅局、天宁区教育局等部门代表,与茶山街道政协工委、弘阳商业常州城市公司相关人员,为坐落在红梅村的中华纺织博览园和桑麻名人纪念馆的有效利用出谋划策,就如何加大名人资源活化应用、激发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助力城市有机更新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提出了市文广旅局与国资平台形成合力,为本土文化的IP注册提供先导服务和高水平运维等一系列建议。这次调研以界别委员工作室为平台,秉持“在基层、为基层”的服务思想,通过委界联动、与相关提案问题解决联动、与主管部门联动的方式,齐众心、汇众志、聚众力,现场问诊把脉,不仅回应了基层提出的现实问题,还为民进界别的提案办理找到了务实的新方式。
作为长年深耕教育领域的政协委员,戴晓娥和郭家海还凭借自身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红梅村居民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去年初,在接到红梅村委书记严月红关于帮助居民提升家庭教育理念的求助之后,工作室迅速组织活动,邀请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潘正帆参与,与20位家长代表进行深入的座谈交流,给予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行动让界别委员工作室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凝聚起广泛共识,汇聚起磅礴力量。”戴晓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