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数字金融 打造智慧银行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徐杨 通讯员 柳津
数字金融是做好五篇大文章的主线,贯穿着完成其他大文章的全流程,众多金融功能与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数字化的加持。
近年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加快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经过不懈的努力实践,该行已初步构建起一个以金融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智慧银行体系,不仅深度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还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智能化重构,切实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赋能做小做散
夯实业务拓展根基
为落实省联社“3741”战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坚定“做小做散”转型方向,充分利用大数据赋能、大模型应用、大场景融合等前沿科技技术,为“做小做散”业务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普惠金融方面,举全行科技之力打造了融E链、云信贷、阳光贷、小微贷等一系列产品。其中,云信贷运用科技赋能、让数据多“跑路”,对信贷业务进行线上化、集中化、智能化的流程模式再造,积极赋能小微业务。小微贷则通过云信贷平台远程服务、集中处理的模式,将小微信贷业务全流程进行线上化操作,大幅提升服务效率,深化“做小做散”,更好地服务区域小微实体经济。
在数字金融方面,以开放平台为技术支撑,打造了商户经营场景、便民生活场景、企业经营场景、场景运营4个项目共涵盖17个产品的场景银行家族。围绕“数据中台、风控中台、营销中台”三大中台建设,构建独立自主的数字化营销IT架构,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数字化营销体系。此外,建立了线上化、集中化、配置化、智能化、个性化的风险处置流程,引入AI外呼技术辅助检查和催收工作,形成风险管理闭环,提升数字化信贷风险防控能力,完善数字化信贷管理体系。
AI领航业界
小江智脑成功“出圈”
在AI浪潮重塑银行业的大背景下,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洞见未来、布局前沿,成功自主研发“小江智脑”全栈信创大模型应用平台,致力于构建数字时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的智慧银行。该平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信创生态环境,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涵盖文本生成、语言理解、逻辑推理、知识问答、代码生成、多模态交互等多维AI能力。
目前,大模型应用聚焦于办公、营销、运管、信贷及研发这五大关键业务领域,在PC端和移动APP端成功部署了行内知识问答助手、理财顾问助手、直播文案助手、AI陪练等23项业务场景,初步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员工办公辅助系统,以实现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
截至2024年11月末,“小江智脑”使用次数突破62.2万次,期间生成的内容总量高达35107万字符;代码辅助工具使用人次突破14.2万次,已累计超过7621.4万个字符的编码数据,使前线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平均提升了25%。
科研成果丰硕
同业机构竞相借鉴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紧握创新发展主动权,不断加强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研发比率年年提升,2024年自主研发比率已达32.8%。此外,还完成了首个核心类业务系统全栈信创化改造,成为国内首家在核心业务系统场景中采用华为全栈分布式核心数据库的城农商行。目前系统运行稳定,日均交易量达10万笔。
在此背景下,该行近年来获得多项荣誉,仅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科技评级中名列前茅,更是获得了企业标准“领跑者”、INSight大模型应用卓越奖、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三等奖、中国信通院“金信通”典型案例、第五届鑫智奖科技管理优秀案例等众多机构奖项。此外,通过CMMI5级认证,代表研发过程管理规范度和成熟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该行积极实践“科技引领,科技输出,科技反哺”的科技战略,开启了金融科技对外输出之路。多家银行前来交流学习,借鉴该行远程银行、集中作业平台、营销管理平台等应用系统;帮助嘉兴银行建设以“融E链”业务场景为核心的营销管理平台;赣州银行目前在对接引入该行云信贷平台和营销管理平台……该行凭借数字金融优势帮助更多有需求的同业机构迈向数字新起点。
新起点,新征程。未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将继续加强在新兴技术领域的研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深化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以金融科技打造集普惠银行、口碑银行、智慧银行于一体的全新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