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立足城西面向全市,开创“大综合精专科”新格局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1版:常州新闻 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赵霅煜 通讯员 妇幼宣

2019年初,市妇幼保健院·市一院钟楼院区(以下简称“妇幼”)迁至新址,成为了城西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围绕着“立足钟楼、服务钟楼、辐射全市”的目标,医院为周边70万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5年里,医院与市一院全面打造紧密型医疗集团,双方通力协作,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开设4个病区8个专业科室以及其他综合门诊,让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能在这里得到市一院同专家、同水准的诊疗。

2024年末,医院门诊量比5年前提升了1.2倍,出院人次预计从2万8千多增加到3万7千多。院长刘志伟介绍,医院正逐步从“大专科强综合”向“大综合精专科”转型,在坚持妇幼特色的同时,努力扩大综合科室的服务范围,并通过技术突破和人才梯队建设,让医院整体医疗实力再上新台阶。

技术引领 手术难度显著提升,优质诊疗已成常态

副院长石中华表示,随着市一院专家团队持续进驻帮扶,为妇幼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理念,填补医院在某些技术领域的空白,科室可诊疗的病种,能开展的手术也愈加丰富、全面。

对此,市一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曹赟杰深有感触。2023年,他来到妇幼开设专家门诊,并肩负起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的职责。“泌尿外科与市一院的同质化发展,让很多城西患者逐步从市区三甲转移到这里。病区床位不仅收满甚至加床,手术量也逐年增加。”

家住钟楼区北港街道的78岁吴先生,四年前因输尿管癌行右侧肾输尿管切除手术,连续两年复查没问题后就放松警惕。最近他频繁血尿,便慕名来到曹赟杰专家门诊。各项检查后,他确诊患有膀胱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前列腺腺泡腺癌。团队为吴先生进行了3D腹腔镜下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全尿道切除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目前术后恢复良好,吴先生已顺利出院。

在曹赟杰的引领下,科室各类高难度微创手术的成功率显著攀升,患者并发症大幅降低,术后恢复加快,住院时长缩短,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如今,单孔腹腔镜手术、经尿道电切术、经皮肾镜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等高精尖微创技术广泛应用,成为科室特色名片。科室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精准诊断与高效治疗已成常态。

妇幼骨科的发展同样受益于此。在市一院骨科主任医师包欣南的带领下,科室技术力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脊柱、创伤、关节等多领域手术全面开花;髋关节、膝关节等置换手术常规开展;复杂手术能力攀升,膝关节、髋关节假体翻修术等高难度操作也屡获成功。

5年来,团队协作的成功案例举不胜举。吴女士深受20年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痛苦,三年内她置换膝髋四个关节,终于能重新行走;异地左侧膝关节置换术10年后,76岁的陈女士腿痛到无法伸直,通过人工全膝关节翻修术,她重获了新生;为80岁股骨颈骨折的刘大爷一次处理多处骨折,手术90分钟高效完成,尽显精湛医术与团队协作智慧……

包欣南不仅在关节置换领域精研深耕,还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使得科室年轻医生各展专长、协同奋进。凭借丰富经验和研修学习,副主任医师孙晓亮在创伤与小儿骨科领域独当一面,为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

服务提升 医患沟通搭建互信,人文关怀处处可见

如果说技术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那优质服务可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增强就医依从性、化解医患矛盾、塑造良好口碑,从而提升医院品牌价值。

妇幼急诊科得益于“大综合精专科”的转型,利用多个科室的优质资源,极大提升了急救服务能力。急诊科搭建起半个“卒中中心”,常规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骨科团队紧密合作,对创伤病例快速响应,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救治;急诊流程增设绿色通道,保障危急孕产妇安全,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同时,在政策推动与区域需求双重驱动下,急诊科积极探索“上车即入院”,利用5G技术加速融合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

对于非危急重症患者,急诊医生更需要做好医患沟通。科主任吴松表示,挂号急诊的患者往往处于焦虑和恐慌中,医生的几句话就能极大地安抚他们的情绪。“抢救时要‘急’,沟通时则‘慢’,医生要给患者提供情绪价值。”吴松说,优秀的急诊医生以同理心为钥,设身处地关怀患者所需,提供精准建议或指引转诊,从而搭建医患互信的坚固桥梁,提升患者对医院整体满意度。

历经5年沉淀,妇幼消化内科也旧貌换新颜。从最初3名年轻医师,逐步发展壮大,在市一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杨英带领下,科室形成稳定且专业的7人医疗团队。为提升团队素养,每人轮流前往市一院进修,于临床实践中磨砺技艺、精进学识,归来后各展专长,熟练开展无痛胃肠镜,内镜下息肉摘除、消化道止血等操作也驾轻就熟。

在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方面,消化内科同样不遗余力。为吸引并留住城西患者,服务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杨英介绍,一位结肠多发息肉患者因科室的优质服务,以及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与医生建立了深厚信任,定期复诊治疗,成为科室口碑传播者。此外,科室还通过与麻醉科的协调,缩短了无痛胃肠镜的预约时间,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

人才赋能 绘制科室发展蓝图,拓展医疗服务边界

人才是推动医院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市卫健委积极推行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的努力下,5年里,市一院专家组团式进驻触发了巨大的引领效能,更加坚定了市妇幼保健院·市一院钟楼院区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决心。

明年,医院心内科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市一院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强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落户本院。这位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内拥有亮眼成绩的专家,将凭借其丰富的帮扶援助经历和对医疗事业的深刻理解,为科室绘制发展蓝图,注入全新动力。

王强是全市业内闻名的心内科“佼佼者”。2017至2018年,他作为专家帮扶市七院,助力医院实现心血管诊疗技术从无到有的跨越。2022至2024年,王强又投身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的医疗援助事业。短短一年半,他一次次突破自我:协助医院成立全县首个心内科和心脏介入导管室,推动其成为安康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手术量与质量在县域医院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团队开展的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手术,D-to-B时间均小于90分钟,达到了国家胸痛中心的标准。

如今,肩负使命履新妇幼,王强对科室规划清晰而坚定。首先,他将尽快创建导管室,为心血管介入手术开辟专属“战场”。这不仅是为心内科手术筑牢堡垒,更有利于多科室协同开展介入治疗,拓展医院医疗服务边界;其次,建设人才梯队,构建起专业高效、协作紧密的医疗团队。强化团队对危重症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能力,提升科室整体救治水平,为科室平稳起步筑牢根基;同时,他肩负了胸痛中心的创建重责。胸痛中心是区域心血管疾病救治的中枢神经,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医院对急性胸痛患者的应急响应与救治效率,为患者赢得宝贵生机,有力填补区域的空白短板。

“我是地道的钟楼人,曾经就读白云小学、花园中学,决心落户妇幼,除了组织安排和使命担当,还有很多美好的童年回忆。”王强表示,多年前他就以专家身份来妇幼开设门诊,一群老患者紧紧跟随,尤其是一些北港、新闸、西林的居民,不再舍近求远去老城厢,甚至远在戚墅堰的患者都奔波前来。“未来,随着综合科室的全面爆发,妇幼将逐步缩小与顶尖医院差距,为城西患者提供更专业、精准的个性化医疗服务。”王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