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她在焦溪”刘半农纪念馆筹建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宋婧 汪春义) 银杏身披“黄金甲”,枫叶染红枝头,爬山虎匍匐在粉墙黛瓦上……初冬的焦溪古镇,如画的景致与古镇涌动的生机交相辉映。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古镇今年实施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二期项目有了新进展——依托刘氏宗祠作为展示空间的“她在焦溪”刘半农纪念馆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

今年,焦溪古镇重点对西街入口节点进行修缮和风貌改造,实施了焦溪中学旧址、中街4区、是家大院、红星路1号、老商业社等6个修缮与改造工程,启动了雪沟河历史河道恢复、东街东下塘片区综合管网改造提升工程。

目前,焦溪古镇西街入口处的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古镇三河六街格局肌理更加完整。焦溪中学旧址的老教学楼以及多间历史建筑主体工程已完工,进入收尾阶段。这里密集分布着焦溪古镇从200年前到二十世纪70年代的各时代风格的建筑,如:清代的刘氏宗祠、沈氏宗祠,民国时期刘润庚创立、刘半农任教的西校(求志堂),新中国成立后的焦溪印刷厂、焦溪中学等,被专家称为焦溪的历史建筑博物馆。

其中,始建于清中期的刘氏宗祠,为民国时期常州豆业大王刘润赓所办的西校旧址,1917年刘半农刘天华兄弟曾在此任教。现依托刘氏宗祠及焦溪中学部分老校舍300余平方米,筹建“她在焦溪”刘半农纪念馆,全面展示刘半农在常州、在焦溪的生活历史,以及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焦溪影剧院对面的老商业社,经结构加固与外立面更新,马赛克墙面、钢条玻璃窗、水磨石地面等风貌已然呈现,浓郁的二十世纪80年代风情扑面而来。这座占地800多平方米的三层建筑是古镇的制高点。登上屋顶,屋脊参差、青瓦粼粼、河道纵横、树木婆娑的古镇风貌便一览无遗。在修缮过程中,老商业社原有的建筑风格与特色被悉心保留,目前正在开展业态利用策划与设计。

与此同时,焦溪古镇唯一一处三路三进、局部四进的大型历史建筑群——是家大院已完成修缮。这座始建于清乾隆时期、占地800多平方米的深院大宅,是乾隆时期理学大家是镜的故宅。是镜,字仲明,乾隆时期一代大儒,曾创建舜山书院,在东林书院讲学。民国时期焦溪创办的第一所中学仲明中学,就是以他的字命名的。

焦溪古镇于2018年正式启动参与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2023年正式进入“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预备名单”,主要保护利用工程包括复水境、修河街、活社区等六大工程。目前正在实施的焦溪古镇保护利用工程二期,总投资约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