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建设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江南燕 理论专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列为“七个聚焦”之一,提出了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和重大任务,并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专题部署。这一系列部署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举措,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今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一周年。我们必须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建设,推动常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州新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牢牢把握“极端重要”的突出地位,

全面提升思想理论引领力

牢牢把握“繁荣发展”的工作目标,

全面提升优秀文化发展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自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党的领导引领文化建设方向,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各级党委(党组)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站,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严从实抓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党建工作,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确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信赖的坚强堡垒。

坚持首要政治任务不动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健全理论学习教育机制,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发挥好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龙头示范作用。拓展“学习日”“江南燕·行走的思政课”等学习载体,全面扩大党员学习覆盖面。深化“部校共建”和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联盟,持续打造“江南燕”理论宣传工作品牌,广泛开展“百姓名嘴”“学习达人”等理论宣传活动。

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

全面提升文化文明影响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也吹响了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必须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推动中华文明获得新的发展。

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实施常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扎实做好文脉典籍的发掘和研究,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加强长江大运河文化传承利用,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常州段建设。加强非遗文化传承振兴,实施非遗振兴计划,推动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市场化发展。推出更多富含常州元素、符合时代潮流的优秀作品,大力弘扬吴文化、红色文化、工商文化、名士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季子文化、东坡文化等城市文化品牌。

大力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我们党和国家最鲜亮的底色,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组织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文物、“四史”文物系统征集展示活动,建设革命文物数据库。发挥重点场馆的示范带动作用,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和党史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好涵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继续开展现代文明培育行动,构筑道德风尚高地,创新发展道德讲堂,提升“常州榜样”品牌效应。推动城乡文明融合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持续打造“守信如常、尚德在常、习礼为常”三大品牌。

牢牢把握“凝心聚力”的目标导向,

全面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

《决定》将“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坚实基础,更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有力保障。

打造精品文艺创作新高原。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文艺精品创作从“高峰”向“高原”迈进。精心开展“讴歌新时代”主题创作,推动常州文艺精品化、经典化。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主旋律作品投资、生产和传播发行工作。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生产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等新兴文艺类型健康发展。

创新优质文化供给新模式。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是《决定》提出的重大任务,既强调文化资源质量,重点解决公共文化产品“好不好”的问题;又强调供给方式,明确要让优质文化资源与老百姓“直接见面”。实施基层文化阵地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等各类文化阵地整合融合,完善推广“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模式。建设群众文化品牌,持续做强常州文化旅游节等一批主题活动,持续办好中吴文化等文化惠民活动。

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展览展陈等优势文化产业,培育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等新兴业态,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壮大经营主体,培育发展重点优势企业,鼓励产业关联度高的文化企业集聚发展,扶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微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发展数字产业,鼓励引导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化技术,升级打造一批数字文化产业园区。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新闻舆论宣传如春风化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凝心聚力。

变“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当前,中国网民数量接近11亿,网络空间已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汇聚正能量的新场域、打赢舆论斗争的新阵地。聚焦青年关键群体,打造“江南燕”网络宣传品牌,加强网络正能量精品生产传播,不断放大主流思想舆论声量。持续深化网络文明建设、网络生态治理,深入开展举报、辟谣宣传“十进”宣传活动,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发展,让网络这个“最大变量”切实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变“线性传播”为“融合传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号角。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传播规律,深刻洞察媒体发展趋势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主流媒体必须大力整合“报、台、网、端、微、屏”等全媒体资源,坚持移动优先、内容为王,打造以新媒体矩阵为支点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分进合击,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大力推进媒体融合,促进重点报道、重大活动等一体策划与融合传播,推进内容生产、技术应用、平台终端建设共融共通,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市级新型主流媒体。建强主流新闻舆论的人才队伍,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适应青年舆论传播规律的全媒型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