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未成年人的守护使者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5版:法苑 上一篇 下一篇
□蒋园圆 王芳
关心下一代工作如何与涉少审判有效融合?
溧阳法院根据“青少年关护员”退休以前的工作特点、特长优势、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进行“分门别类”“因类施策”,相对应地让关护员参与法治宣传、矛盾化解、案件审理、家庭教育、跟踪回访等不同的工作类别,真正让关护员各尽所能、各显风采。自2022年底实施以来,包含8名退休老法官在内的36名关护员参与了293件涉少刑、民案件审理的全过程,有效守护了344名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成功化解140件少年家事纠纷,撤诉、调解率达75%以上。
“青少年关护员”、退休法官周洪祥说,参与案件调解,化解社会矛盾,让他很有成就感。他还记得,由于父母先后入狱,6岁的乐乐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但是2023年4月,正在服刑的父亲得知乐乐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便向同在服刑的妻子提出离婚。一旦法院判决否认父亲和乐乐之间的亲子关系(很大概率会这样),乐乐就会与爷爷奶奶失去法律上的联系,失去抚养人,成为“失管儿童”。
参与审理此案的“青少年关护员”汤家俊、周洪祥了解这一情况后,向法官提出了自己的关护意见,他们希望在法院作出判决之前,先行解决乐乐今后由谁抚养的问题。承办法官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周洪祥与汤家俊一起前往监狱,向乐乐母亲了解相关情况,得知乐乐还有阿姨、舅舅,他们有足够的抚养能力,同时也愿意承担起抚养责任。2023年5月11日,汤家俊和周洪祥驱车五百公里赶往徐州,经他们精心协调,原本不愿放弃抚养的爷爷奶奶同意将乐乐交给其阿姨、舅舅抚养。一件当初感到难处理的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青少年关护员”甘春英与家庭教育指导师从2024年4月起协同合作,三次回访“失足”少年小杰,督促其洗掉文身、改过自新。甘春英经常提醒小杰学会体谅母亲的艰辛与不易,引导忽视家庭教育的小杰母亲逐步意识到自己孩子问题的严重性,告诉她该如何修补亲子关系。
在关护员们留下的办案手记里,像这样“有故事”的经历还有很多。
新北法院则充分挖掘退休老法官的力量,引导帮助迷航青少年“改邪归正”。
该院审理的一起持械斗殴案件涉及三名未成年人,虽然满足判处缓刑的条件,但三人都已不是初犯,如果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怎么办?少家庭承办法官向该院关工委求助,决定借助院关工委和“灯塔萌”法律服务中心的力量,家院配合,相信一定能教育感化和引导他们回归正道。
该院关工委的退休老法官朱志道受邀“出山传道”,结合自己在少管所的工作经历以及几十年法官生涯的亲历案例,教育引导孩子们明确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增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远离违法犯罪;正在少家庭实习的中山大学法学院大二学生谢奕舸作为学生志愿者,发挥年龄相近、容易共情的特点,跟孩子们谈起了美丽的大学校园和图书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让三个孩子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心结打开了……
三个孩子中,小义目光坚定地说:“假如还有机会,我一定痛改前非,努力做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人……”一直沉默的小剑抬起了头:“他们偷东西我帮着望风,以为自己不偷就不犯法,结果也犯了盗窃罪……我太无知了!”一脸稚气的阿豪激动地说:“我太对不起爸妈了,如果有机会,我想回到校园,好好学一门技术,改写人生。”
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独白和眼神中透出的希望,更加坚定了退休老法官践行使命、用爱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