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调解的行家里手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5版:法苑 上一篇 下一篇
□武法宣 高磊
在武进法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两鬓斑白,本可退休在家享清福,却依然步履矫健地奔走在司法调解的第一线,心系群众,为民解忧,他们就是武进法院“老法官法律调解团”的退休老法官们。他们积极发挥余热、为民解忧,用他们的真心、热心、爱心关怀每一起纠纷案件的当事人。“现在案件数量非常多,一线审判法官工作压力也大。我们在退休后还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通过诉前调解减轻审判工作压力,感到非常有价值!”调解团成员、退休老法官储春平说。
为了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保障人员的专业性和提供法律服务的规范性,2008年以来,武进法院依托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老法官法律调解团”,积极引导退休老法官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基层治理,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奉献余热。
“老法官法律调解团”目前有六名退休法官,主要负责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类纠纷以及小额标的、争议不大的债务和损害赔偿类案件等的纠纷化解工作。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3岁,最小的刚从一线法官岗位上退休。他们有的擅长司法文化传播和普法宣传,有的拥有丰富的审判经验,都是诉前调解工作的合适人选。
“做法官时得果断,现在做调解就得有耐心,更要有温度。”退休老法官何纪华说,调解团负责的案件都是基层积累的一些矛盾案件,有些前期已经过基层调解组织和各级行政调解机构的处理,调解难度比较大。这时候除了释法,在对待当事人的方式方法上也要作出改变。为此,老法官们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将风土人情、法律常识跟相关做法有机结合起来,从聊家常到摆事实、从明法理到动情理,最终用“水磨功夫”达成一个个让双方当事人都能接受的调解方案,大大加快了办案节奏。团队自成立以来,共计受理案件12000余起,成功调解10800余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0%以上,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常州市物业纠纷仲裁调处中心将民商事调解和民商事仲裁引入物业纠纷调解,聘请了章建春与雍丽萍两位常州中院退休法官为专职调解员。调解员不仅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同时能准确洞悉双方的矛盾诉求堵点并及时疏通,提高化解纠纷的效率。今年1至9月,中心受理的903起纠纷中,当事人参与调解225起,调解成功183起,调解成功率达81.3%。积极化解纠纷之余,退休法官还坚持调解与普法相结合,开展事前预防工作,对物业公司进行培训,围绕常见的物业纠纷进行分析解读。“培训不仅能够督促物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增加业主满意度,也能够帮助他们在面临纠纷时妥善处理,提升基层自治解纷能力。”章建春说。
退休老法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在岗法官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