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发展已经迈入新征程,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不断增多,必须把维护高水平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以更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继续巩固前期取得的显著成效,坚持用好实践经验,进一步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
继续巩固平安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确保政治安全持续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维护政治安全为首要任务,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处置各类政治安全风险,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乱象和快速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中有力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面对外部打压遏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统筹资源力量,有效防范应对相关安全和法律风险。面对敌对势力破坏、分裂等活动,采取有力措施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坚定维护了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强化“枫桥经验”基层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完善信访制度,把重大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市域,把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把大量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2024年上半年,全国法院诉前调解案件收案906万件,同比增长12.3%,诉前调解成功率72.27%,同比增长3.47个百分点。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和黄赌毒、食药环、旅游安全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持续净化社会环境。今年1至7月,全国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30.1%、已连续14个月同比下降,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同比下降23.8%、已连续11个月同比下降。截至今年8月底,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下降25.7%,重特大事故下降45.5%,全国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
坚持用好平安中国建设的实践经验
党在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平安中国建设规律特点的认识和把握,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需要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发扬光大。
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平安中国建设各方面全过程,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真正转化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强大效能。
突出“人民至上”价值追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平安中国建设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这是继续开创“中国之治”新辉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和最强大的底气。
运用法治思维强化平安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法治化水平,不断擦亮平安中国建设的法治“底色”。
进一步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
《决定》明确要求,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要对照《决定》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抓好推进落实。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
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要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强化市民热线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
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高站位、高标准谋划推进涉外国家安全工作,努力创造于我方有利的国际环境,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发挥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平台作用,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全球性安全问题。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