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居民成“管家” 收获“小确幸”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垚 王羽柔) “我们几个退休人员进了业委会后,现在忙得就跟重新上了班一样。”国庆假期期间,丰乐花苑业委会成员会议上,年过六旬的沈琴华感慨万千。

今年7月起,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丰乐花苑实施居民自治,小区里退休的党员居民沈琴华被选为业委会主任,作为戚墅堰街道首个居民自治的小区,自治2个多月来,整个小区大大小小的“闲事”,她全都要关心。

丰乐花苑建于本世纪初,总共三幢楼。交付后没几年,因为居民普遍不满意当时的物业管理,和物业公司闹起了矛盾。从去年开始,在街道和社区的指导下,丰乐花苑试点通过民主协商议事,建立居民自治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

由此,业委会接手了老小区的维修及改善任务。“账面上过去的物业服务留下的资金为零。我们重新开始立账,将公共收入余款划入维修基金。每一笔钱用在哪儿、怎么花,都需要算得很仔细。”沈琴华说,小区物业费遵循以往每平方米0.35元的标准。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花小钱提升小区总体品质,增强居民的幸福感,业委会一直与街道积极沟通、动脑筋。如涉及一些法律问题,街道政法和社会工作办公室联合社区法律顾问,为业委会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引导居民“自治”不离“法治”。3个月来,小区内不少公共设施都是业委会带着居民自己改造,相较于刚从物业接手那会儿,小区面貌一新。

小区的停车位问题也顺利解决。丰乐花苑停车场面积小,没有足够停车位,居民抱怨声很多。业委会牵头与街道沟通需求,提交改造申请表,经街道自治办相关人员实地勘察、现场交流、了解真实情况,重新划分出了新的一批停车位,沈琴华自豪地向记者展示,“除了必不可免的材料费,能自己动手的地方我们就自己做。停车位的画线与规划,都是居民代表和业委会共同定的,门口的门禁系统,是靠社区帮助建设的,有了门岗和停车位的规划,业主开车再也不会堵在小区里了。”

负责业委会内部管理方案制定的钱佩仙,对于小区内的一草一木,乃至天台、车库等,都如数家珍。“有人觉得,你退休了来业委会,一定是为了什么好处吧?其实我们完全志愿服务,自愿搭进去休息时间。”钱阿姨每月都把详尽的工作表格贴在群内:“不相信,可以随时来查账;不认可,可以自己参选业委会,欢迎大家来建言献策。”

小区居民孟照德感受到了业委会工作细致。9月初,有居民便质疑停车收费标准,业委会通过开会、讨论、投票、公示,制定出新的停车管理规定,最后正式出通告实施,以民主的方式解决小区里的矛盾。

“目前还有两个期望,一个是内部停车规整了,但不时有外来车停在小区唯一的出入口,影响大家进出,另一个是改造小区的绿化带,美化环境。”沈琴华说,业委会正积极和街道社区沟通,绿化带已经有专门的管养单位来修剪。

“当居民认可了你的工作,认可小区里的变化,他们就会行动起来,把小区当作自己的家。”小区“90后”志愿者杜超说。在“无人管理”的那段日子,业委会的筹备组成员带头在小区开展大扫除,不少居民见了都自发加入清洁队伍,还有热心的年轻人直接给小区捐献了一批清洁工具,就在几周前,小区业委会已经招募到了固定的保洁人员,小区卫生环境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杜超相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丰乐花苑的自治肯定会越来越好。

丰乐花苑自治管理只是第一步,戚墅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利强表示,街道将组织辖区内各社区、业委会(物管会)到丰乐花苑交流学习,根据各小区的现状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提升街道的基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