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一个慷慨的人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去见安是在出差途中的一时起意,上次我俩见面,还是25年前。作为青年文友,安留给我的深刻印象,是用一个巨大的汤碗养着折断的莲花,确切地说,那是卖莲蓬的老妇送给她的。85岁的农村老妇挑着两大篮莲蓬与莲花到城里来卖,莲花很快就卖完了,只剩下两枝在颈部折断的,无人问津,莲蓬还剩下二三十个,这费事的时令水生果实,并非每个人都喜欢。

早秋的太阳快要把老妇晒焦了,把她的额头烤出了酱油之色,焦灼在她的每一根皱纹里流淌,安见状,将莲蓬全买了,好让那无措的老妇快点回家去。于是,那次见面,我俩剥了一下午的莲子,好在乌黑的八仙桌上,有漂浮在巨大汤碗里的莲花可赏,倒也没觉得时光漫长。

我头一次近距离看到,正午的阳光令莲花呈现美妙的粉藕色,花瓣上的脉络清晰可见,因为尽可能剪短花梗,贴水而放,花朵很快一改灰暗之色,变得水灵又生机勃勃,接着,随着黄昏到来,花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静悄悄地闭合,像一只粉色的鹤,慢慢收拢羽翼,歪着头,在心神放松的一瞬,无忧无虑睡去了。

我感叹,沉重的汤碗,竟成了断梗之花的舞台,让它多了独舞与沉思的机会。安笑道:“我家的这只大汤碗,肯定庆幸与它们的兄弟姐妹走了不同的路,谁说烧造得那么好的青瓷缠枝大汤碗,一定要用来盛汤盛饭?在吃饱饭的前提下,也可用来盛一个梦。”

这25年,我与安在线上的联系一直未间断。十七八年前,她从文联辞职出来,去一家运营艰难的电视台,她独立制作大运河风光片,拍摄大城市独居女性的生存短片,做着如今短视频博主们爱做的事,帮助整个电视台扭亏为赢;知道她将四分之三的积蓄拿出来,将出售电视风光片后的奖励都拿出来,拯救老家一家的小印刷厂,只因那家小厂曾用毛蓝封面和宣纸,印刷和装订过她最爱读的《红楼梦》和《西游记》,是竖版的,非常老派;我也知道她一直悄悄资助贵州六盘水的一对孤儿兄妹,每一年除了学费,还要给这对怯懦的孩子准备说不出口的需要——羽绒服、毛袜子、《英汉大辞典》,还有可以出席乡里表彰大会的白球鞋,直到两人从师范大学毕业,返乡任教。4年前,安的母亲急病,昏迷了5个多月,安毅然把市中心唯一的一套房子卖了,支付母亲抢救成功后,源源无尽的康复费用……她这25年来所做的事,似乎都像拯救一些折断的荷,她不声不响接来清水,注满碗与钵,立誓要令这些萎凋的生命苏醒,让它们有余力释放出动人心弦的光与影、色与香。

在安高居21楼的出租屋里,我们重逢。岁月似乎并没给一个乐观无畏的人留下印痕,她依然喜欢烧瓷簪子、苎麻长裙,喜欢用青瓷缠枝大汤碗养着台风中折断的路边花。

她始终是一个慷慨的人。母亲瘫痪后,返岗上班的她雇了一位24小时护工。替僵卧的病人翻身不易,护工常唤腰疼,安替母亲延请名中医时,也请医生替护工理疗和针灸,费用由她出。理由是,女护工今年58岁,在家也是顶梁柱,不能累坏了她的腰。

为推进母亲的康复,她每周都开车50公里回家,投入大量心力,她兴致勃勃打开手机,让我观看母亲的进步。如今,在老家,母亲气色不错,会像一个三岁孩童一样以手抓葡萄和黄瓜吃,能含糊地蹦字,表达她要换尿不湿或想坐上电动轮椅出去散心。在艰难又缓慢的康复过程中,在母亲的卧室里,举目可见粉白色的花朵,它们是康乃馨、玫瑰与荷花。哪怕是折断的花,都被安特意放在大碗大钵中,像从未受过伤害一样悠然开放。

只要熬过那风雨如晦的考验,一朵折断的莲,依旧可感受到生命绽放时纤毫毕现的喜悦。它内中有光,它温柔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