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拍趣事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都说摄影是光影艺术的一种。摄影也确实是光影艺术的一种。
很早听过这话、知道这理,但从没放到过实操中。看到想拍的,随手一摁,一照完成。哪管光的明暗、影的虚实。
接触摄影,懂了太阳升起或落下前后一小时,逆光、侧逆光拍,最漂亮。为找到逆光拍照的美感,这天我早起,去田埂上,拍我喜欢的花花草草。
清晨,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
经过芦苇时,几支喇叭花藤分别缠缠绕绕、亲亲密密地攀缘着芦苇秆,向着高处而去。顺藤向上,两朵青紫的喇叭花,开在比我人高的枝干上。想拍这俩小朵,可惜离得太远,调整焦距,拉近聚焦,拍出来依然都是模糊的。你说这俩小家伙,没事爬那么高干吗?
放弃,向前去。
野大豆、百日菊、葎草……小河岸边,色彩天成。可惜,光线都被芦苇挡住。继续向前。
待到沟渠西头,芦苇渐次稀疏,光线渐渐透过来。
一棵垂序商陆,串串葡萄状的果实,已青碧亮丽,茎秆已红艳亮眼。我觊觎许久的垂序商陆,已到它最丰美的时候。赶紧举起手机。忽然发现,长长的果实串,似乎咋样构图都不美。内心鄙视自己,竟然呈现不了商陆的美。拍了几张,都是废图。
正想离开,忽然一只不知名的小虫落到了商陆叶上。以前拍田埂地头的小物事,只知对着花花草草,忽略了这些小虫。这些小虫子,也是乡村风物的一部分。这是看了那些摄影人图片得到的启发。小虫也是摄影人的镜头爱。曾看过朱赢椿写的《虫子旁》,见到了虫子们的那个世界,同样充满情趣,奇异又奇妙。敬畏生命,也应给予这些虫子。
这只虫子栖在一片倾斜的叶上。如果正面对它拍摄,就是一只虫平平无奇栖于叶上的照片。如何拍出它如栖悬崖的陡峭感、紧张感,这是我想要的。调整拍姿、旋转角度,试了几次,终于找到虫如悬的画面,美中不足的是,虫虫小,离得远,几次换焦距、聚焦,虫虫的清晰度还是没有到我满意的状态。
技术只有这点,不与自己较劲,放过虫虫,也放过自己,继续寻找它物。
长豇豆的花、茎上,蚂蚁们忙忙碌碌,忽上忽下,时左时右,仿佛天地间的大事都承载于它们身上。对着它们横拍竖拍,同样受自己水平限制,动态的蚂蚁要拍清晰,不易。
水渠边有棵枸杞,花正开着,小小的五片粉紫花瓣,在枝丫间翩翩着。以前认为自己拍花很擅长,现在知晓了一点摄影知识,突觉没有一项是自己擅长的了。对着阳光,终于看到了花瓣清晰的脉络。逆光,是图片生动的推手。
再往东,竹节草的花已开,但不多。这蓝色的花朵一直是我的最爱,去年拍了很多图片。对着它们,倒是拍到了几张满意的图。
太阳渐次升高,光线强烈了起来,准备打道回府。不经意间朝前瞄了下,赫然发现有三只小虫聚在一根枝干上,头对头,须对须,不知是一家三口、还是姊妹朋友?不知是在甜言蜜语、还是在怨恨吵嚷?朝阳下,它们聚在两片叶中,逆光下,叶片经络清晰可见。有主体,有陪体,背景不杂乱,正是拍摄好时机。对着它们拍拍拍,终于有了拍图满足感。当镜头对着它们,放大后才发现,原来枝干后面还有一只,一共四只小家伙聚在这里。
再看周围,还有叶片上也有如此小虫(后来得知它们是毒马蜂)。它们停栖的都是萝藦的茎叶。萝藦茎叶有一股味,说不清道不明,有点呛鼻,我不喜。是不是这特殊的味吸引了毒马蜂?旁边桑树叶、构树叶、狗尾巴草等植物茎叶上,都没有这些毒马蜂。可能毒马蜂好萝藦的刺鼻味?
第二天清晨,我又出去拍摄,又特意去萝藦处看了下。三小只马蜂挂在一垂直地面的萝藦梢头,在风中摆来摆去,玩起了荡秋千。很好的拍摄素材,可惜不断晃动,难为死了我这聚焦不行的拍图小白。
摄影师们拍摄一次可用图无数,我拍一次得图无数,可用图只有三两。拍摄小白,要走上大道,路还漫漫啊。
不过,晨起拍照,看大地上的小生灵以各种姿态互动,倒是趣味无穷。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