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水运常州”高质量发展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江南燕 理论专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长江南京通信管理局 韩志强
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轻的比较优势,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通道和关键节点。常州立足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结合“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建设和“532”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水运常州”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当前,加快推进“水运常州”高质量发展,需要抓好三个着力点。
一是牢牢把握“新”。近年来,全国水运持续较快发展,江苏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海、大江、大河、大湖、大运河、大平原的省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加快推进“水运常州”高质量发展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更高站位、更高起点、更高格局上,准确把握水运高质量发展新特征,深刻认识水运高质量发展新使命,准确把握水运高质量发展新方向,深入落实水运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同时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统筹航道、港口、船舶、人员、信息、市场、文化、环境等要素,推进水运新质生产力发展,在科技创新、数字赋能、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实践。
二是持续强化“运”。常州地区水运资源丰富,水运条件优越。京杭运河横贯全境,锡溧漕河、丹金溧漕河、芜申运河、德胜河等干线航道,与长江、太湖形成江河相通、河湖相连的水系网络体系。加快“水运常州”建设要加强新型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运设备创新,细化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智慧扩容、数据治理等举措,打通江河湖海连接“堵点”,推动数据之间、干支航道之间、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之间的高层次互联互通,强化高品质水运服务供给,使水运更好地成为吸引投资的关注点,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不断厚植“韵”。水是丰裕的自然禀赋、灵动的生态要素,也是鲜明的文化符号。《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把“水韵江苏”打造成美丽江苏的鲜明符号。常州是江河相汇、江湖相伴、江城相依的苏南水乡,也是春秋运河、明清运河、新运河“三河并流”的唯一城市。加快“水运常州”建设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统筹“运”和“韵”的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在发展水运的过程中,追寻、保护水运相关的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研究挖掘常州“吴古故水道”“漕粮转运中心”“大运河工业”等水运相关历史文化,总结提炼当代水运文化,保护和扩大两岸绿地、水域、湿地等自然生态,因地制宜对船闸、桥梁等进行景观化改造和文化品位提升,推动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与水上运输、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贯通水脉、文脉、经济带,架构连接古今未来的“桥梁”,塑造具备独特气质的水运名片,为城市发展涌动更加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