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掌上办,实现就近办贴心办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唐秋冰 胡平
通 讯 员 杨礼惠
每月中旬,是社保养老金发放的日子。10月11日,家住青龙苑的赵大爷来到家门口的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在大堂经理指导下,“一站式”完成了查询和取钱的流程。他笑着说:“现在,再也不用去市里的社保服务中心拉养老金发放的账单了,在银行自助机上就能查到。即使丢了卡,也能在银行办理补卡或换卡,真的很方便。”
这是市人社系统实施“数字改革”的一大举措。
市社保中心在已有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家门口办”的基础上,又跨界联动金融机构推进“就近办”,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江苏银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和太保公司7家金融机构建立社银合作阵营,将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变成群众家门口的社保服务“大厅窗口”,形成“一干多支”社保便民“服务圈”。
市社保中心副主任吴麒铭说:“我们突破了原有‘掌上办’‘网上办’的服务渠道,把25项高频社保查询打印类事项‘搬驻’合作机构网点自助机,并加载至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入驻村、社区的1209个普惠金融服务点,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办’。”
记者在现场发现,精选的“养老待遇发放查询”“电子退休证”“待遇资格认证”等11项老年人高频使用的人社业务事项,可通过字体放大、特色语音提示等功能,为老年客户提供专属的暖心、贴心服务。自去年系统上线至今,全市“就近办”网点已服务群众231.63万人次。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市社保中心去年在全省首创全民参保智慧管理系统,集成“数据共享、精准扩面、质量评价、任务跟踪、预警测算”五大功能,以全民参保提质增效工作为主抓手,全链式带动社保经办管理向“数字化”升级,加快实现社保服务“就近办”“提速办”“贴心办”。
全民参保智慧管理系统对参保单位还建立了一套指数化综合评价体系,量化单位参保质量,形成全市所有参保单位的“红黑榜”;同时,将省、市重要考核指标写入系统,可视化分解和展示我市人社事业发展的计划目标任务和完成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市社保中心负责人周振鹏说:“依托系统数据比对、大数据算法,可实时监测各类异常情况,实现防线前移,杜绝隐患。”
该系统上线初期,常州经开区社保中心根据系统推送的待扩面信息,发现辖区内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全员参保,于是,第一时间会同辖区劳动监察部门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到确有部分外包人员未及时参保的情况。经政策宣贯,该企业及时进行整改,新增参保100余人。
在全民参保智慧管理系统内,收集、梳理了历年的全民参保工作、基金收支计划等重要政策文件,已成为全市社保工作人员的“智库”。郑陆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徐洪泽深有感触地说:“通过智慧系统,一键可以搜寻查阅所有相关政策法规,对精准掌握社保情况、准确开展下一步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市民通过江苏智慧人社App的“地图服务”,可以找到“就近办”网点,且能通过导航一键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