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老树新枝”乐悠扬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孙婕 通讯员 丁文锦

相逢是首歌,奏响了灰瓦绿树的乐章,活力的常州经开区街头,向来不缺少音浪的自由撞击。

10月1日下午,一阵悠扬的乐声从横山桥中心公园传出,打开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日的序曲,舞台上精神矍铄的11名当地乐手配合默契,红歌、戏曲,一曲接着一曲演。

这是一支特别而有趣的横山小乐队,他们由多位或花甲或古稀之年的老人组成。从临近60岁到80多岁,从传统的二胡、竹笛到电吉他、键盘、萨克斯等,中西结合的悦耳旋律,给演出增加了新国潮风。

“每周排练,必须认真对待!前几天在家自己已经练习了几遍,这次大伙一起碰碰,为接下来的演出做准备。”乐队的队长吕刚老师一边抚摸着自己的键盘,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吕刚今年56岁,是横山桥镇音乐舞蹈协会会长,土生土长的横山桥镇人,年轻时自学成才,无论是传统的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他都玩得八九不离十,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音乐通”。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在乡村组织乐队登台表演了。

横山小乐队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只有三个人。近几年吕刚看到村里不少老年人都喜欢拉二胡、玩乐器,自己就设想组织一个老年乐队,通常乐队在周末的下午排练,乐队里的老伙伴们也是各展所长,每次排练、演出都全情投入。

擅长竹笛的张时新于10年前加入乐队,收藏着20多把笛子,他特别关注中西乐器融合。“传统民乐和西洋乐各有特色,西洋乐器带来震撼力,江南丝竹温婉清丽,两者融合刚柔并济,效果不错。”

和吕刚同龄的朱满兴是萨克斯演奏者,玩乐器已经20多年,早前他在企业工作时组建了铜管乐队,他还兼职民歌歌手。“年轻时大家一起玩,后来坚持下来的只剩我了。”朱满兴认识吕刚后,便有了一同办乐队的想法,这两年,乐队吸纳中西乐器的乐手,不断壮大队伍。

二胡、口琴、大号、小提琴……“多面手”汤尚茂自学乐器最多,在他看来音乐曾给予他早年艰难的生活中一丝慰藉。

“加在这里你们觉得效果好不好?再来一遍试试。”合奏配合时,牟秀芳询问着吕刚。她加入这个乐队已经十多年,一开始是因为自己喜欢唱歌,后来,专门去培训班学习打鼓,从零基础到会上百首乐曲的节奏演奏,如今鼓也打得很好,自己感觉在乐队玩得很开心。

“除了生活忙碌,我们的另一面在哪?就在音乐里。”汤尚茂感慨道,年轻时候的音乐梦一直扎根在他们每个人心里,迫于工作与生活,音乐梦一放就是几十年,如今,当年的“文艺小青年”们虽然青春不再,但是那颗年轻的心是每个人都能保留的。

在这群“老顽童”中,有一个特别年轻的脸庞,她就是“90后”姑娘管紫君,去年下半年拜师张时新后,加入了乐队。10月1日当天她是第一次随乐队演出,小时候曾经学过吹笛的她,捡起活来并不难,但要吹好,跟上大家的节奏,小姑娘付出了不少努力。“我每天都带着笛子去上班,下了班练上一个小时,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天不练,在师傅那儿就露怯啦。”管紫君说。

对于这个徒弟,张时新既严厉又有耐心:“小姑娘有目标,又沉得住气,坚持一段时间,很快能追上我们的节奏,这次演出就是检验她成果的时候。”

《喜洋洋》《打靶归来》《南泥湾》《珊瑚颂》《往事只能回味》《双脚踏上幸福路》……翻看他们的曲目本,每一首下面都有详细的笔记、标注,这些原先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现在增添了不少新鲜的内容,变奏、转调等,听起来更加时尚,有新鲜感。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眼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这句话用在横山小乐队成员身上,恰如其分。“老树”重新发芽,不断生长,有些人有了年轻的徒弟,有些人从零基础到配合默契,更因为有了广大观众的支持和喜欢,变得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