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记忆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江荔 文\图
说起房师田,熟悉她的人一定对她还有比较深刻的记忆。10年前的10月16日,她走完近90年的人生,告别了我们。当时多家媒体发出了讣告,不多时,家属们便收到来自常州本地及外地亲朋好友的悼念电话和短信,还有很多是喜爱房师田绘画的书画爱好者,得知房老去世的消息都倍感悲痛,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家属想来看她最后一眼。然而,按照房师田生前的遗愿,丧事从简,家里不设灵堂,只在殡仪馆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告别仪式当天,前来送行的房师田生前好友、同事、画友挤满了告别大厅……
而在此一年前的2013年6月10日,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大厅内,“房师田国画展”开幕式在此进行,前来参加开幕式的人们挤到了美术馆的大门之外,在美术馆工作十几年的一位友人说,开幕式有如此多人参加的,他这是第一次遇到。可见房师田和她的中国画备受关注。
这就得说说房师田的绘画之路了。业界素有“名师出高徒”之说。房师田初入画门就深得名师指导,起点极高,这为她日后的成功奠定了较高而且深厚的绘画理法基础。这就不得不提两位先生。第一位是她的父亲,房虎卿先生(1889—1979),早年他是一位美术教师,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经济和文化繁荣发达,有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派艺术,吸引了各地画家聚集。他在1929年,携一家人定居上海,凭着坚实的功力和坚韧的毅力,开始了他的绘画事业,不仅在上海画坛站住了脚跟,而且还成为海上画派较瞩目的名家。一直到1959年,江苏省国画院成立,房虎卿被傅抱石院长选聘为首批专职画师,并兼任江苏省画院山水进修班导师,晚年又回到家乡常州。房虎卿在江苏省国画院期间培养了一大批山水画才俊,而他说自己最得意的是影响了女儿房师田,而且他毫不吝啬地夸赞说,最得意的学生就是自己的女儿。
房师田的另一位老师就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书画艺术大师、美术史论家郑午昌先生(1894—1952)。房虎卿和他是好友,相互钦慕,切磋画艺。有一次,他在房家看到年仅17岁的房师田临摹的画作后很为惊叹,主动要求收其为弟子。从此她有了郑先生指点,绘画更讲究内涵,注重文人气息。郑午昌先生之子郑孝同老师也评价房师田的画作说,感觉不是一般女性的附庸风雅之作,用笔、造境、气韵、格调都非常到位,她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山水画家。
房师田17岁便加入了上海中国画会,成为当时上海最年轻的女画家,与吴青霞、谢月眉、冯文凤、周练霞等并称为“上海画坛十姐妹”,进入了海上画坛的主流圈。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企业界艺术界流行沙龙、雅集,房师田经常随父亲参加,当时的文化耋老艺术精英,如蒋维乔、商衍鎏、吴湖帆、郑午昌、谢稚柳、吴青霞等都是常客,年轻的房师田在他们的交谈中,领略了文质与大气,在他们的运笔中,体悟到了中国书画的博大精深。这期间,她也与后来的夫君熟识。婚后,通过夫君有幸结识了大收藏家刘靖基先生,她能经常从刘先生处借用宋元明清时期名家的原作进行临学,一般学画者难以企及,这使得她的山水画博采南北诸大家之长,对她的艺术语言和画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年轻时的房师田,中国画的功力已颇深厚。“颇具风度,殊堪嘉佩,长此精进,未可量也。”她早期的山水画作品,就深得吴湖帆先生的赞赏。导师郑午昌先生在她的一幅画中题写:“画雨山以水墨浓淡传神,而尤以用笔见力为上”、“浑厚庄静,殊快心目”。书画鉴赏大家谢稚柳先生评价说:“大凡女子绘画很少有大气磅礴,激越奔放的豪情作品,而房师田的绘画在原来清雅婉约的基础上增加了雄强之气,真是不容易。”
上海是房师田绘画的启蒙之地,而常州是她绘画发展、成熟之地。新中国成立后,房师田随夫君工作调动,全家再次迁入家乡常州。常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历来重文崇教,出现了很多名人。就绘画而言,宋代有毗陵画派,清代有常州画派,名家辈出,近现代又有美术教育家、著名画家刘海粟,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书画鉴定家谢稚柳等。房师田在这块土地上,得到了地域文化的滋养,同时她的艺术也被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喜爱。她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到工厂、农村和军营体验生活,到名山大川写生,把年轻时研习的传统笔墨与生活实际、自然风貌结合起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创作的《渔港之春》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深山探宝》被国家送往欧洲数国巡展;《海防前哨》在江苏省美展获大奖;《会当凌绝顶》被毛主席纪念堂首批珍藏;1999年,她的作品《南山秋色》参加全国第六届艺术节中国画展,当时的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画家赵俊生看了她的画后,感慨道:“中国美术馆,我亲手接的画展无数,像房老师这样传统面貌纯正,功力深厚的女画家,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罕见。”
近日,由郑午昌先生之子郑孝同推介,房师田之女江可明应邀赴上海进行拍摄,“海派名家传”视频号将专题介绍房师田。
在他人眼里,房师田是一位深受爱戴的画家,而她总是守着她喜欢的那份平静,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她一生性情温和、淡泊名利,堂堂正正做人,用心用情作画,散发出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光芒,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