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牛塘形成“一二三四”工作法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周茜 马浩剑 金素英) 今年以来,武进区牛塘镇以安全生产治理集成改革试点为契机,将安全生产纳入“精微网格”工程,打通安全生产监管“最后一公里”,促进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形成了安全生产微网治理的“一二三四”工作法。
“一张证”定位,推动安全生产微网治理规范化。牛塘镇现有工贸企业1591家、餐饮单位514家、其他社会面场所1296家、住宅楼337幢,被划分为284个微网格。全镇各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微网格员下沉村(社区)一线,划入各微网格,发放微网格工作证和工作手册。每个工作证都被标注了安全生产微网格编号,标明身份、标识责任、筑牢防线。
“两张表”明责,推动安全生产微网治理精细化。原来工贸企业类、餐饮场所类、住宅小区类和其他社会场所4个类别的8张表被集中归纳成2张。第一张表要求做到“底数清”,摸排所在网格内市场主体基础信息,并根据工贸企业停产、搬迁、餐饮单位更换负责人等情况实时更新;第二张表要求做到“情况明”,每个微网格员每月要对微网格内的所有主体进行1—2次隐患排查,降低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概率,同时加强走访宣传,提升场所负责人的安全意识。
“三层次”行事,推动安全生产微网治理系统化。整个安全生产治理集成改革运行机制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感知层”,保证每个网格单元都有专人负责,有效提升隐患排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对排查出的较为基础的问题现场整改,90%以上自行形成闭环处理;约10%的复杂问题通过微网格隐患排查工单报送至专职网格员处,由专职网格员会同村(社区)进一步处置;对村(社区)多次检查沟通后仍未整改的,将工单流转至镇级管理层研判;对涉及重大安全隐患的,由管理层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执法等手段督促整改。第二是“管理层”,由各安全生产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工作原则,督促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落实日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第三是“反馈层”,对综合协调岗和管理层反馈的疑难复杂问题进行整改跟踪,并对整改不力的主体依法进行处罚,确保完成隐患整改闭环。
“四机制”促成,推动安全生产微网治理实效化。一是建立辅助排查机制,要求微网格员全年至少1次在专职网格员陪同下至网格开展现场检查。二是建立工单办理质效提升机制,定期搜集反馈各村(社区)隐患排查进度及闭环管理情况,各包保联系人就本辖区隐患排查工单办理情况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各安全生产职能部门年度考核。三是建立“安消一体化”联席会议调度机制,党政主要领导每月召开一次“安消一体化”监管联席会议,听取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汇报,定期调度网格运行中出现的各类情况,研究完善改革工作方案。四是建立隐患识别能力提升机制,通过“雁鹰”微讲堂现场讲授,微信公众号每周二、周五推送安全小课堂等形式,普及隐患排查等基础知识,助力微网格员提升工作准确度。
牛塘镇还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与区应急管理局开发微网格工作系统,继续提升工作便利性,完善信息流转机制,更好地将改革成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