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河泛”的记忆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过去,每到八月底暑期即将结束时,家门口的大运河便会出现一次我们称之为“河泛”的现象。

所谓“河泛”,光看字面,容易让人理解为河水泛滥;其实恰恰相反,这里是指河水下降及气象变化导致鱼儿出现的反常现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河泛”似乎更应该写成“河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州的大运河河道狭窄,河边大部分是土坡,只有零星花草点缀其间,或南或北,总有一条纤路曲折蜿蜒,船只往来,帆篷点点。每到黄梅季节,如果连下几天雨,一向平顺流淌的河水便会猛涨,河面也一下子宽阔起来,流速飞快,桀骜不驯。但到了常州东郊,单孔的东仓桥就成为“拦路虎”,形成很大的水位落差,对过往船只甚是不利。不过这种情景也就个把月,到了八月底,水位就回归平常,水流不再湍急。但此时气温仍高,如多天连续30多度,就会导致水中氧气不足,能看到河中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游到岸边,露出头儿,鱼鳃在大口大口地换气。这时,对于早就在此等候的沿岸居民特别是小孩来说,就意味着一场重大的“鱼获”即将来到。

“河泛”的出现并无任何预兆,但总逃不过众多关注的眼睛,一旦发生,消息总是不胫而走。不一会,从水门桥到平桥的运河河边,就有许多人群卷起裤腿下河捉鱼。捉鱼工具也是五花八门,当然最好的是网兜。来到河边,蹑手蹑脚,看到鱼群,就从旁边跨入水中,慢慢接近鱼群,再从下面提起,出水后就能看到活蹦乱跳的鱼儿。不过你千万别以为好捉,其实这鱼儿也是贼精贼精的,有时慢慢靠近了,还未下手,这鱼儿就“嗖”地游走了,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胆大的孩子会走到水门桥桥洞下面,那里水深凉快,去的人少,捉到鱼的机会就多些。同时河里也有一些体量较大的如鲢鱼、鳙鱼,一般是不会游到岸边来的,但也会在河中露头透气,这时就有人看准了用鱼叉飞刺出去,如运气好、功夫深,往往能叉到一两斤重的大鱼,这时神态就别提有多牛了。当然这鱼叉也不是人人都有、家家都备的。那时物资短缺,哪里能随便弄到钢丝,只能用自行车轮子上换下来的旧钢丝,在刀砖上磨成锋利的尖刺,一般有五六根,用细铅丝绑定,再装进长竹竿中。

那时大运河是原生态的,河边有泥土有水草,有利于鱼儿产卵。每到夏天游泳时,我们会在河边看到刚孵化出来不久的小鱼,比蝌蚪大不了多少,一簇一簇的,有几十条。大运河边还有多个码头,每天有不少人在淘米洗菜,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所以鱼儿生长得也很快,到“河泛”时,这些鲦头大多已长到一“虎口”,可以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

“河泛”的时间就三五天,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毫无规律。一旦过去,河边很快就又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