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园桃李笑春风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个月前,接到参加初中同学聚会的通知时,我耳边便悠然响起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旋律,歌曲《送别》中的这几句诗词,如丝线般将我对母校的记忆一点点勾起,牵动了我心中浓浓的想念与欢喜。
最温暖,师恩深重难忘。第一次开学报到由父亲送我,刚到前中老校门口,一位大眼睛、身材娇小的女教师,笑眯眯地迎上来,直接报出了我的名字,我和父亲分外惊讶,她说道:“还只有两位同学未到,一位女生就是舜吉你啦……”亲切的问候扫除了我离家求学的陌生与慌张,自然而然地紧随着她迈进了前中的大门,她就是我们的初中班主任——杨琦芳老师。八年后,当我初为人师带领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被电视台报道,杨老师又欣欣然打来电话,点赞鼓励。后来,当我走上管理岗位时,已退休多年的杨老师又冒着高温酷暑亲自来到学校,在办公室与我深谈教育之道,且细细反省当年教育之得失,殷殷期盼,谆谆教诲,春风化雨,我受益颇深,感恩铭记。
最喜欢放学后的时光。我们常常结伴去校园后门外的大河边洗衣服,大河叫什么已然忘记,但河边的大柳树、对岸的桃树林却一直是桃红柳绿,青葱在我的青春里,芬芳在我离开母校后遥远的梦里,寺桥旁金黄的油菜田,如诗如画……还有那只搁浅的水泥船,我们小心翼翼地走上去,为了更亲近那河中心的一团碧波,它应该听见过我们青春肆意的欢笑,还有那因调皮男生故意摇晃引发的一片惊叫……
最难忘,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成长的时光。生物郝老师是南京人,上课讲到“那个草履虫呢”时,口音重,“呢”字拖着长音,同学们都要笑……他带着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采摘桂花树叶,放在烧杯里用酒精灯煮透,用秃了头的毛笔把叶肉轻轻捋去,精细的叶脉便渐次展现,蜿蜒纤美,然后用红墨水、蓝墨水、绿的黄的紫的颜料一一染色,一张惊艳的叶脉书签便诞生了,叶柄上金黄色的小丝带又是从哪里取的?今天就悄悄告诉你吧:是从团委办公室的获奖锦旗上偷偷拉下来的,当时同学们都以能得到叶脉书签为奖品而感到骄傲!
而初夏时节,能以研究之名最先采摘品尝一下校园的红樱桃,更是我们兴趣小组让人羡慕的活动了。
作家刘亮程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现实中的故乡,那是地理意义的家乡。我觉得如果要说精神意义的故乡,那便应该是我们的母校了。校史有记,母校兴建于寺桥碧波之侧,崛起于农桑繁茂之野。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前身为私立新园初级农业职业学校。1939年,上海美专毕业的杨木者先生惋惜青年子弟负笈无门、家居失业,在兵荒马乱之际、艰难困苦之中带领社会贤达共筹建校大计,36岁的杨木者慨然以教育自任,在景德寺的废墟上,播下了一颗教育的种子。
菁菁校园钟声叮当叮当,再回首,往事如风,我心眷恋;祖国盛世七十五华诞,再回家,新园桃李,心随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