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老人留下“医患一家亲”字条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李青 通讯员 七轩
“医生,我近期总觉得全身乏力,日常生活很受影响。”诊室里,81岁的符老先生向医生诉说,“半年前,我的双腿开始变得无力,行走越来越艰难,后来就检查出有尿蛋白。”
市七院肾内风湿免疫科主任卢涛感受到符老先生的焦虑,一边耐心听他描述病情,一边仔细追问。经过一系列问诊检查后,卢涛建议符老先生住院接受系统治疗。
入院后,符老先生被确诊为慢性肾炎。住院期间,细心的医护人员很快注意到,符老先生还表现出较重的焦虑情绪——他常常独自坐在床边,沉默不语,眉头紧锁,晚上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为帮助符老先生克服心理上的压力,团队迅速展开了情绪评估。通过一系列面对面的沟通,医护人员了解到,他不仅担心自己的病情,更害怕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针对这一情况,卢涛组织科内医生进行讨论,最终为符老先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仅包括护肾、改善循环、助眠等针对身体病症的治疗,还特别设计了一套心理疏导计划。
护士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坐在符老先生的床边,和他轻声交谈,缓解他的焦虑。她们陪着他一起回忆往昔岁月,帮助他重拾内心的力量;为他耐心细致地讲解病情,告诉他只要按时接受治疗,生活还会重回正轨;帮助他调整作息,晚上安排助眠音乐,清晨送上一句温暖的问候,确保老人休息充足……
“人文关怀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病区护士长陈媛说,“团队通过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能够更全面地支持患者的整体健康,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有一次,符老先生需要进行泌尿道超声检查。此前,因前列腺问题,老人尿流不畅,便担心检查过程会非常痛苦。陈媛得知后,主动联系功能科,为他开启绿色通道,既减少了等待时间,也大大降低了检查的不适感。
8月中旬,经过医护团队的通力合作,符老先生的乏力症状逐渐减轻,也慢慢走出了内心的阴霾。
“现在,我的双腿有力气了,日常生活都可以自理,感谢各位医生护士对我的悉心照料。”出院时,符老先生紧紧握住卢涛的手,脸上是平静而真诚的微笑。为了表达心意,他还特意写下“医患一家亲”的字条,赠送给科室的全体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