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凝聚国防安全磅礴力量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双拥·国防       上一篇    下一篇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国防教育历来是治国安邦之策,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工程,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提供了坚强保障。

武进:国防教育活动“燃”起来

近年来,武进区通过突出重点对象、丰富活动载体、拓展宣传渠道、强化典型选树等方式,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高标准健全机制,统筹宣传内容,推动国防宣传教育“强起来”。高位统筹,成立武进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宣传部、人武部领导任副组长,为国防教育深入普及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高频宣传,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国防理念,在主次干道、商业综合体、社区电子屏常态化刊登爱国主义教育、拥军爱民等公益广告。高效落实,在武进解放日、烈士纪念日、国防教育日、“七一”“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活动,推出国防教育专题专栏、新闻报道等各类融媒体产品。积极推动国防教育载体建设,形成了南夏墅南苑社区双拥示范街、大学新村三社区人防主题公园等一批具有国防元素的主题公园和街区。

全领域深推进,突出教育对象,推动国防宣传教育“实起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把国防教育列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着力提升战略思维和履行国防职责的能力。将国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环节,充分发挥太湖湾教育大营地、东安实验学校少年军校等基地特色优势,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国防海报巡展、老兵故事会以及军事体验等国防教育活动达10万人次,创建“雷锋班”“恽代英班”等特色英雄中队9个,推动国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打造《红领巾辉映橄榄绿》等国防教育课程。目前,全区已有7家学校被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东安实验学校还被评为全国少年军校示范学校、全国首届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国防教育实践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多元素结合融入,拓展教育手段,推动国防教育“活起来”。创新“理论+国防”模式,结合“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教育,定期开展国防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国防思政课、国防体验课、国防知识科普等活动50余场,开展武进区“九一八”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暨国防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军民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军民共建道德讲堂活动。加强基地化培训,建好用好各级各类国防教育实践基地,绘制武进区红色革命资源及战斗旧址旅游地图,收录红色资源信息29处,在武进烈士陵园、王诤将军故居、李公朴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活动32场,武进太湖湾教育大营地被评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武进洛阳中学、武进东安实验学校等3家单位被评为常州市国防教育基地。综合运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形式,推出大批体现爱国强军、献身国防的文艺精品力作,电视剧《热血军旗》《亲爱的戎装》《王牌部队》、纪录片《王诤将军传奇》、广播剧《永远的誓言》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天宁:筑牢伟大复兴长城

天宁区以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推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化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思想共识,增强国防意识,凝聚起新时代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面向各类人群举办形式丰富的国防教育活动。“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期间,紧紧围绕中心主题,天宁区各级各部门举办国防教育活动200余场。针对青少年,举办国防知识竞赛、军事技能比赛、防空疏散演练、读书征文和专题演讲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针对党员干部、职工、在校师生,组织红色电影《觅渡》集中观影活动,累计共15000场;针对党员干部,坚持把国防教育列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有力提升领导干部履行国防职责的意识和能力。针对不同镇(街道)、村(社区),开设国防教育主题的亲子活动、老年大学课程、主题宣讲等,邀请专家为居民们讲解国防历史和现代军事科技,邀请退役老兵开展国防教育宣讲,组织开展军民联谊活动、军民科技成果展示等,实现了国防教育的全面覆盖和多元化发展。

立足实际、把握节点,将国防元素融入更多领域。利用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运用本地红色资源、教育资源和优质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沉浸式”国防教育新形态。常州党建与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举行升旗仪式,缅怀国家历史、见证岁月峥嵘,凝聚新城建设奋进力量;龙锦小学联动参与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同举办的“致敬航天员——筑梦航天主题联动科普活动”,今年与中国科技馆开启了全面的“馆校合作”,赓续航天精神,播种航天梦想;萃园举办“诗赴毗陵”2023中秋诗词会,邀请退役军人代表和各界群众在传统节日与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中感知诗意中秋。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围绕“踔厉奋发强国防 勇毅前行向复兴”主题,开设防空知识主题课,开展研学活动、知识竞赛、主题班会、专题板报评比等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并邀请老兵宣讲团成员进学校宣讲。

完善设施、提升平台,常态化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宣传工作。结合自身优势与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红梅街道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利用红西社区地下载体建设民防教育基地,通过修缮、改造现有国防教育设施,提升其功能和服务水平,并积极争取相关条线的政策支持,新建一批国防教育主题场馆;充分利用“锦绣天宁”微信公众号、“锦绣天宁”视频账号、“红色青果”电台等平台,广泛宣传全民国防教育相关内容。同时,利用电子屏、橱窗、微信群等媒介宣传国防教育知识,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显示屏播放知识片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让群众深入了解增强国防观念,强化民防意识,共建平安和谐社会。

常州经开区:创新国防教育方式

打造“国防·心安”国防特色教育品牌,举办“雏鹰飞翔,未来有我”青少年军事体验日活动,组织“老兵宣讲团”进社区、学校……近年来,常州经开区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加强阵地建设、品牌建设和社会氛围营造,优化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形式,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深挖红色资源,拓展国防载体。用好用活独特红色资源,积极谋划拓展国防教育阵地。常州经开区立足常武第一党支部、戚电红色教育基地、冯仲云教育基地等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拓展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触角,丰富国防教育载体。截至目前,冯仲云教育基地获评全国“老区精神教育基地”,戚电红色教育基地也获评中央企业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各类参观和研学活动人数8万余人次。全区各镇、街道以及各部门组织党员干部走进澄西烈士陵园、常州国防园等地,用红色文化感染和激励广大市民群众。

坚持全民参与,厚植国防情怀。全民国防教育不能止于简单的说教。在新时代下,经开区更加注重创新国防教育方式,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七一”“八一”等重大节点,开展国家安全普法宣传、实景课堂、缅怀先烈、国防作品征集、红色宣讲等活动,普及国防知识。组建龙城老兵突击队和宋剑湖“老兵”宣讲团,面向产业工人、青少年学生、村(社区)群众,讲述自身故事,常态化、多形式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每年组织辖区内32所学校开展“追寻红色记忆,汲取榜样力量”“缅怀先烈忆初心,传承精神强党性”等国防教育相关活动百余场,新安小学获评江苏省2023年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为其他学校提高国防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强化舆论引导,筑牢思想防线。经开区依托“两报一刊两微三号”全媒体矩阵,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武进日报》推出“跨越时空 薪火传承”通版报道,讲述我区军人保家卫国的励志故事;“常州经开区”官方微信号、抖音号推出“00后退役军人冲进火场英勇救人”等暖心故事,创作了《永不褪色——老梅书记传》《五月的村庄》等一批红色文艺精品,冯仲云纪录片《从数学才子到抗联名将》在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播出,进一步形成宣传合力。充分利用常青里文化旅游街区、东方东路、圩墩公园等公共电子屏,常态化刊登国防相关主题公益广告,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