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1892—1982),原籍武进(今常州),宋太祖赵匡胤31代孙,清朝著名诗人赵翼(瓯北)6世孙,现代著名学者。他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后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直至退休。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王力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1900年,王力出生在广西博白县的一个小山村。少年时代因贫失学,在失学的10年中,他废寝忘食地研读了借来的经史子集齐全、天文地理并陈的14箱书,从中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这期间他还当了七八年乡村小学教师。在同事的资助下, 1924年,王力考上了上海私立南方大学国学专修班,他自学英语, 1925年,王力又进了14位教授办起的国民大学。
1926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要招收32名研究生,王力决定报考。入学考试试题艰深奇特,被称为“一次特别的入学考试”。全部试题是要回答“四个100”,即100个古人名,要写出每个人所处的朝代和主要著作;100个古地名,要答出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100部书名,要答出各部书的作者是谁;100句诗词,要答出各出自哪首诗词。王力从容不迫作答,成绩名列第26名。只3年功夫,王力从一个只有高小学历的人,考进了大学,继而又考取了研究生。
清华国学研究院,以“研究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为宗旨,这个研究院共招收了四届学生,王力属第二届,授课的四位教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都是赫赫有名的通儒大师。
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赵元任对王力影响至大至深。赵元任讲音韵学,着重将历史比较法用到汉语史的研究上,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来研究汉语,这就比清代的音韵学家高出一筹。赵元任的语言天赋是惊人的,据说有一次,与来自不同地方的8人共餐,他就能听懂他们的方言;第二次共餐,他竟能与同桌的8人用8种方言谈话。他掌握了英、法、德、日等多种外语,王力敬佩之至。
在赵元任和王国维的影响下,王力选定语言学作为自己研究的专业,在班上的30个学生中,他是唯一一个学语言学的。正因为这样,他和赵元任的关系特别密切,赵元任对他也格外关心。
王力常到赵元任家请教学问,赵元任夫妇也很喜欢王力的诚笃,师生相处犹如家人。有时王力到赵元任家正碰上吃午饭,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就会笑着邀请他边吃边谈,王力也老老实实坐下来吃。在这种亲密接触中,王力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清华国学研究院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一年,王力学了半年,就开始写毕业论文。王力的论文是《中国古文法》,由梁启超、赵元任指导。对这篇论文,两位老师有褒有贬。梁启超的批语全是表扬,肯定论文的创新精神;赵元任的批语全是批评,指出论文论据、论证的不确。梁启超的评语旨在鼓励王力求新,赵元任的批语旨在要求王力务实。赵元任“言有易,言无难”的评语成了王力的座右铭,王力常对人说:“赵先生这句话,我一辈子受用。”
毕业前夕,王力为了今后的去向特地去拜望赵元任夫妇。赵元任说:“以我之见,你最好到巴黎留学,到那里你将学到许多语言学方面的东西。” 果然,王力去了法国深造4年,取得了博士学位,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
1935年,王力和夫人住进了清华大学的教授宿舍,闻一多、周培源、吴有训、潘光旦、陈岱孙等教授都住在这个院子里。1937年7月7日,日寇炮轰宛平城,全面抗战烽火燃起,南迁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联合组成了临时大学。1937年12月,南京沦陷,长沙告急,临时大学决定迁往昆明。西南联大虽说是三所大学联办,但在行政上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王力一到昆明,同时接到两份聘书。一份是清华大学的,一份是西南联合大学的。在西南联大,王力讲授中国现代语法和语言学概要。这时,他的《中国现代语法》已完成初稿,他把这部著作印出来,作为中国现代语法课的讲义使用。朱自清和闻一多看了他的讲义,都十分赏识。王力接受闻一多的建议,将讲义中的理论部分抽出来编成《中国语法理论》,作为《中国现代语法》的姐妹篇。《中国现代语法》完稿后,王力请朱自清审阅了全文,朱自清倍加赞赏,特地写了一篇长序。
1946年5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这三所大学都准备迁回北平、天津。王力应邀到中山大学就任文学院院长、教授。1954年,王力应胡乔木邀请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培养语言学人才……
赵元任和王力,一个侨居美国,一个留在祖国。师生互相惦念,大家多么想能见上一面。
1971年11月是赵元任的80大寿。赵元任在美国的学生都去加州为老师祝寿,桃李满门。赵夫人杨步伟不由想起了王力,惋惜地说:“今天五代同堂,只缺第二代。”她指的第二代,就是王力。
1973年4月,中美关系有所改善,赵元任偕夫人杨步伟回国探望他们的二女儿新那夫妇。他们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赵元任对周总理说,他很想见见王力。王力当时还身处逆境,周总理应允了赵元任的请求。就这样,赵元任在京期间,王力这位白头门生4次拜会他的恩师。
赵元任身居大洋彼岸,常想念祖国。他特别制作了一种绿色的信封,每10年给不常见的亲友发一次绿色的信,信封上印有他的全家福。王力收到他的第二封和第五封。王力收到第二封“绿色的信”是在1938年,收到第五封“绿色的信”,是1973年赵元任返美后写给他的。
1981年,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赵元任应邀从美国回到北京,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亲切接见了赵元任,赵元任对邓小平说到“家乡常州变化很大”。6月10日,北京大学授予赵元任名誉教授称号,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临湖轩里举行的一次盛会上,赵元任和王力再次见面。王力在会上致辞,这一年,赵元任已是89岁高龄,王力也已是81岁高龄了。这对白首师生,是我国著名的两代语言学家,都以卓越的成就和高尚的品德闻名于世,为后辈学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会上有人提议,请赵元任唱一曲《教我如何不想她》,与会者热烈欢迎。赵元任在掌声中提起嗓子唱了起来:“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