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国常州有传人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力航 文/图
常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诸多盛誉荣冠古今,延绵流长。常州享有“诗国”之称。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和清乾嘉年间岭南名儒黎简,皆有“毗陵诗国千年事”“常州天下称诗国”之赞誉; 当代文化学者蒋寅说,“清代诗文史总有四五分之一在常州”。诗国常州,响遏行云,名士辈出,各放异彩!
在当代中国诗坛,能够吟怀宏阔、瑶章迭出、屡摘桂冠、饮誉华夏、报效桑梓者,溧阳市天目湖诗社社长丁欣先生,可谓名溢缥囊,实至名归。丁欣先生,长期以来,治诗为学,移晷忘倦,身体力行,堪为楷模。
丁欣先生今年花甲有六,从小酷爱中国传统文化,自1974年开始自学传统诗词,笔耕不辍,迄今写了近六千首诗词。他的诗词发表在全国各类诗刊上,一直受到诗词界的关注和好评。他的诗词专著《紫烟青霭作浮生》,在全国诗坛颇有影响,赢得广泛赞誉。
我于丁欣先生是先闻其名,后见其人。2012年10月,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启动,向全球征稿,历时8个多月,共征集4万多首参赛诗作。这是我国比赛人数和作品最多、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诗词赛事。丁欣先生创作了七律《剑》:雪魄霜魂锻此生,云心泉骨自天成。临渊每起鱼龙舞,挂壁犹传虎豹声。慷慨引歌锋易老,唏嘘斫石气难平。清光守到千秋后,玉宇教看牛斗横。荣获律诗类一等奖。这次首届全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的颁奖典礼非常隆重,于2013年7月6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众多著名人士如叶嘉莹先生、冯其庸先生等都出席了颁奖典礼。2018年9月,丁欣先生参加天水“李杜诗歌节”颁奖活动,所著《紫烟青霭作浮生》一书,获秦风雅韵(古体诗)奖,颁奖词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从全国诸多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知道了我们常州有一位丁欣先生,他在诗词上有如此造诣,能在首届全国传统诗词大赛上脱颖而出,笔压群秀,一举夺冠,获得殊荣。
世相随化,人之趣投,或有机缘。2014年7月,我退休后被推选为常州市诗词协会主席,丁欣先生被推选为副主席,自此以后我与丁欣先生便有了交往,一晃眼已整10年。这10年来我所了解的丁欣先生,在诗词文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实在令我敬钦有加,赞叹不已!丁欣先生一直保持着旺盛创作热情,积极投身到全国各类的传统诗词创作活动和赛事中去,为常州出征,为诗词而去,每每载誉而归。20多年来,丁欣先生在全国各类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中获得的奖项主要有:等级奖共191个,其中特等奖1个,一等奖52个,二等奖64个,三等奖74个;优秀奖或佳作奖207个。共计398个。他先后获第三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奖”秦风雅韵奖,中华诗词学会首届“武当杯”中华诗词大赛一等奖,“中国移动杯·冼夫人精神”全国诗歌散文大赛特等奖,2014环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诗词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诗意浓香”征文旧体诗(社会组)银奖,“新凤杯”全国度词新词大赛一等奖,《解放军报》“首届当代军旅诗词奖”一等奖,中国诗歌学会“文昌杯”华语诗歌大赛二等奖,乌鲁木齐首届红山杯诗词楹联大奖赛一等奖……在这些奖项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他连续荣获第一、二、四、五届“诗词中国”一等奖,尤其是在2019年9月7日在西安举行的第四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上,丁欣先生披坚执锐,鼓鼙出阵,一鸣惊人,竟捧回了8个大奖!其中,绝句《近南岳逢雨》获绝句组一等奖,并由央视主持人鞠萍当场吟诵。在“诗词中国”这个国家级诗词大赛层面,丁欣先生这几年来,把大赛所设立的四个门类(绝句、律诗、古风、词)的一等奖,都已收入囊中,这在全国至今别无他人!
丁欣先生在诗词界取得的骄人成就,引起了国内诸多文化学者和专家的关注,我手头现收集有76位学者专家对丁欣先生诗词的点评,其中不乏名家大咖。丁芒先生早在1993年7月10日就写了专文,文中写道:“窥其诗作,不禁为之正襟,为之振袂,为之击掌,为之奋呼。我认为他的一些佳作,不但在中青年中出类拔萃,衡之于整个诗坛,也并不逊色。江苏果然是玉苑琼林、人才辈出之地,诗词传统当不致后继无人了。”丁欣先生的《紫烟青霭作浮生》,是由雍平先生作的序,序中写道:“知丁子之于诗,寄托尤深,尚友古人,犹相狎于寥邈亢浪之表也。子有别材,嗜辞章而有夙慧,根乎天性,风华秀发,所作丰多。”另外,全国媒体对丁欣先生作了诸多报道,这些资料,可谓黼黻絺绣,盈乎缃帙,大吕之声,会心感人!倘若把这两方面的资料综合起来,结集刊印,付梓成册,对丁欣先生的诗学成就可资更深入的赏析解读,亦是一本对中国传统诗词独具研究价值的读本。
我与丁欣先生,以诗为媒,相闻相识,现结师生之谊。我为晚学之辈,对丁欣先生的诗词时常拜读,怯于置评,但在3年前,我对丁欣先生的诗词感评了一次。时在阳春樱花绽放之际,我用微信发了8张赏樱花的照片给丁欣先生,不料丁欣先生大约过了半支香功夫,即发了我8首词,《忆江南 题南野樱花图八首》。收到丁欣先生这8首专门为赏樱照片所题之词,我甚是激动,诗坛所传“丁火箭”之名,果然非虚。感怀之余,我回了一段微信:“尊敬的丁老师您好!因与您分享了八张樱花照片,您竟然如此快捷地连续创作了八首吟樱花的词,您这一气呵成的八首樱花组词,我不知词坛史上可有先例,尊师若开先河,善哉!至哉!闻尊师诗词,神思之载,春秋物华,吟咏之间,笔生奇葩。尊师这八首樱花组词信手拈来,风调别致,写得纵横开阖,寄托遥深。词中风骨与性情,意境与理趣,化典与凭寄,吐属与气象,调胹之妙,自成手眼,掞藻扬葩,咳唾成珠!隐然有清真之遗韵,坡老之宗风耳!宋人鹤山曾曰:‘阅理益多,落华就实,直造简远,指点成诗……作诗便与修道、养气、参禅相似。’清人袁枚曰:‘凡多读书,为诗家最要事。所以必须胸有万卷者,欲其助我神气耳。’尊师之诗词之所以有如此成就,除别材之言,还与您笃学精进,融经铸史,博览诗书,日又一新,密切相关!深谢尊师厚意,与我分享大作,受教匪浅!收藏学习了。春寒料峭,惟祈尊师珍摄保重!晚学力航顿首。”我的这则微信,是为丁欣先生的题樱花照片组词所发,现在看来,亦是我对学习丁欣先生诗词后的一点总体感受。
唐人杜荀鹤有言:“辞赋文章能者稀,难中难者莫如诗。”诗为中国文学之代表,并常以诗来看中国文学之特性,城市文化之品质。龙城常州,诗国天地,翻检历史上许多名重一时的常州诗词大家,我们总是肃然起敬!毗陵诗派、常州词派这些诗词文化渊源,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这是我们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演进中,体现文化自信和自觉的应有使命。近年来,作为天目湖诗社的负责人,丁欣先生依托天目湖诗社这块阵地,借助社会各方力量,组织了多次全国诗词名家溧阳采风活动以及面向全国的诗词联赋大赛。诸如:“金濑春晖”诗人词家溧阳行、“天目湖诗韵——全国诗人词家湖畔行”、“游子吟”全国诗词大赛、“天目湖酒博杯”全国诗联大赛、梅岭玉全国诗联大赛、“南野杯”《西江月》填词大赛、首届“庾社杯”寒光亭骈体文大赛等等。历次活动和大赛作品,都结集成书。这些为深化、丰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我市丁欣先生在诗词这一领域立行可模,置言成范,始信“诗国常州有传人”非为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