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4万人的社区,如何“大题小做”?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殷雯馨 高岷

武进湖塘星河社区,常住人口近4万,可社区全职工作人员仅8人。社区里,一年四季活动不停,场场爆满。这是怎样做到的?

社区工作人员的答案是:巧妙用好“大题小做”,通过党建引领文化社区建设,以管理队伍网格化、治理工程精品化、文化活动项目化实现“生人社区”向“熟人社区”的转变。

三方联通,畅通沟通路径

“您有新的工单……”上午10时,星河社区物业经理王克东的手机不断发出提醒。原来,这是社区物业自主研发的App“左邻右家”,内设物业报修、意见反馈、活动报名、论坛交流等功能。

“暑假期间,流浪猫成了一大问题。”王克东向记者展示论坛内业主的讨论,有孩子的家庭担心流浪猫抓伤孩子、带来虫害等问题,爱猫群体则呼吁妥善安置好流浪猫。“我们社区人口多,不同居民的需求也不同。”王克东说,为满足各方需求,物业第一时间响应,保洁人员安排虫害消杀,联系专业人员抓捕流浪猫并安置到收容所,同时积极联动社区内爱猫人士开展领养活动。一个可能会引发矛盾的难题就这样被化解。

目前,星河社区拥有“七点钟议事厅”“小板凳上有民声”、业主接待日、半年度恳谈会等常态化沟通渠道,并建起了社区App、管家一对一微信群等线上社群,保障居民所有问题实现“闭环解决”。

精品项目,链接优质服务

马卡龙色的冰淇淋造型装饰、改装成花盆的涂色轮胎、每年清洗的幕墙、修剪整齐的绿化……漫步在星河社区的公共空间,充满巧思的微改造工程俯拾皆是。“这类微改造精品工程已经成了每年的例行项目,从小处入手,在营造环境的同时,提升社区的文化氛围。”王克东介绍道。

在星河社区十区的马路对面,武进首个社区级别的邻里中心——“星河邻里+”现代社区服务综合体即将营业。该综合体学习了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和新加坡“城市邻里中心”现代社区服务理念,采用“飞地报团”模式,由6家股份合作社、第三方运营公司、社区三方共同打造经营。

在“星河邻里+”综合体里,一楼是美食、日用百货等生活服务类商铺,二楼是菜市场,三楼承担娱乐功能,包括儿童排球馆、女性瑜伽馆等。综合体还设有老年人棋牌室、未成年人成长中心等公益性服务空间,适配各类群体不同需求,形成了社区内外联动的服务体系,打造星河社区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党建引领,打造文化社区

上午9时30分,在星河社区十区的红·薪党建邻里荟,一场氛围火热的“小板凳上有民声”协商议事会正在进行。

“上次提出的公共活动区屋顶漏水问题,几天就解决了,梅雨天我们也有地方聚会了。”第三次参与协商议事会的居民高维新感叹道。会上,居民们提出了增加健身器材、拓展邻里荟阵地、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建议,被网格员逐一记录下来。

党建引领之下,星河社区针对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新父母等群体,推出和睦星、至善星、乐龄星、WEI来星、育儿星、奉献星“六星”项目活动,实现全年、全员、全面的活动覆盖。同时,由物业每年推出15场文化活动进行补充,包含夏日游泳派对、免费露天电影等精品文化活动项目。

居民蒋小媛告诉记者,暑假期间,老人在邻里荟打打牌,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学游泳、海军舰艇研学活动等,下了班还可以全家参加露天电影节,“不出小区就过得特别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