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小学生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4版:现代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 潘小福

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我先讲几个极端的例子。

例如,一个孩子有先天性的心脏病,家长怕老师、同学知道,于是就一直瞒着,让孩子也不要说。结果上体育课时,孩子跑步出现意外。因为当老师提出要跑步时,孩子不敢跟老师提出免跑的要求,就硬着头皮跑,结果酿成悲剧。

再如,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结果一个孩子放学后就离家出走了。父亲找到学校,向老师要孩子,老师说正常放学了,一场家校矛盾因此而生。原来这孩子的父母离异,跟着爸爸,老师的作文使得她非常想妈妈,于是独自去找妈妈了,而妈妈在上海。

家长对孩子情况的了解远胜过老师。因此,家长主动与老师沟通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环节。有些国家对此有强制要求,要求“父母离异、搬家、遗传病史等情况都必须主动与学校沟通”,以便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但我国有些家长往往有一坏习惯,认为这是隐私,在老师面前避而不谈。

我曾经做过调查,家长和老师沟通,存在着这样四个方面的“单一”的问题:第一个是内容单一,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第二个是时间单一,总是在考试后和学校教师沟通;第三个是形式单一,过多地运用打电话的方式联系老师;第四个是处理方式单一,简单地用承诺或限制孩子的愿望来奖惩孩子。

那么,家长如何与学校老师沟通呢?

家长要及时走访老师。主动抽空去与老师交流,最好花上半天时间观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级,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开设的课程、教师的建议、学生的状态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向老师介绍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孩子的个性特点,使得家校教育要求、指导方式保持一致。

家长要与老师默契配合。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妄评孩子的老师,例如,某老师太严,某老师偏心,某老师不如其他老师……相反,要指导孩子正确看待老师的教育要求与处事方式,要指导孩子主动与老师交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相关学习要求,要引导学生学会设身处地想问题,要懂得感激,主动体悟老师的关爱。特别是在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时,不要过分看重分数,分数只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方面,家长应向老师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诸如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作业情况、突出的优点和品德表现等。

家长要与老师“互通情报”。老师要面对全班四五十个孩子,难免会有疏忽,例如,对于最近一个学习单元,孩子是否真正弄懂、学会,或者最近一个阶段,孩子的学习情绪是否愉悦、积极,或者是否出现了不良习惯的苗头,是否与同学交往出现了小矛盾……这些都是孩子教育的重要契机,抓住这些小契机,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无尽的益处,这就需要家长与老师互通情报,以便与老师“合力一处”,齐心协心,帮助孩子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