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前行 逐绿经开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孙婕 李敏裕) 为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7月17日,常州经开区举办了“‘碳路’前行 逐绿经开”近零碳园区(工厂)政策解读会,相关部门、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代表100多人参加。
活动中,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主任工程师胡天一作了题为《“绿色发展 ‘碳’索未来”》的专题讲座,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核查、碳足迹认证等内容,宣讲国际标准和法规、分析国内外形势、解读相关政策和制度,和与会人员共同探讨解码“双碳”发展之道。
会上,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环境资源业务部主任苏庆从政策背景、方案内容、指标体系、实现路径,深度解析了《常州市近零碳园区和近零碳工厂试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让与会人员对最新政策要求和指标内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区经济发展局梳理介绍了试点方案中关于智能电网和低碳园区建设奖励政策。
记者了解到,2021年常州经开区成为国家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制定《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区数据局、公安分局等政府机关作表率,中天钢铁、戚电公司、常宝股份等龙头企业带头,全区光伏并网容量大幅增长,已建成光伏并网容量140兆瓦。此外,“智数转网联”覆盖全区8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中车戚墅堰公司、江苏江南精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生产环节的工艺改造、节能降排的设施改造等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截至目前,常州经开区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省级绿色工厂11家、市级绿色工厂34家,荣获全国首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我们将从低碳起步,加快推进近零碳园区、近零碳工厂、智能微电网试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转型。”常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江表示,将结合园区更新提速增效,联合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