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让中国文化永远保留一份童真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薛金炜 文/图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传统重量所在,也是中国艺术轻盈浪漫特性的一种展示。我相信,展子虔、李昭道、赵大年、米友仁、马和之、钱选、赵孟頫、倪瓒、恽南田、梅清、石涛、朱耷、金农、虚谷、齐白石、黄宾虹……这些人在画山水的时候,都是满心洋溢着童趣的,他们的作品如童话与童谣,让中国的文化永远保留了一份童年的天真意味。

但我在水墨课上开发这个题材,却是最晚的事,我总怕孩子们不容易理解。直到有一次尝试着打开一幅古代山水画,就有一年级的小男孩惊呼:“呀,这是李白诗里的仙山啊!”立即让我信心大增。

最奇异的遭遇无过八大山人了。八大山人笔墨精粹,造型简洁,别成天地,白石老人都愿为他“门下走狗”。许多画家高山仰止,避其锋芒,不敢碰他。当然也有当代狂妄大师说,给若干年时间就可超越他,但这口气像个门外汉:真的高度,不可以巧密得,不可以岁月到。我们多少画家都活了王希孟的两辈子三辈子了,哪里就能超越了?只有在孩子眼里,八大山人的山水清朗、有趣,不是用来超越的,不是用来躲避的,是用来亲近的。成年人的障,在于成见深;孩子的别解,则是来自单纯,很有明心见性,一超直入的意思。许多孩子的临仿和发挥,会让我一惊一乍,然后大喜过望。

山水画是一个有常理而无常形的品种,造型似不求精严,气脉却必求贯通。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拿笔在纸上肆意妄为,乱涂乱画,这乱画中自有一种“气脉贯通”可以借用,一些大画家其实也有相似的工作状态。所以留给孩子们一些乱涂的时光是必需的。涂鸦中也会有体验,有快意,有意外的发现。谁知道呢,那可能就是一些重要的时光,最自由的时光,最能找到新感觉的时光。事实上,孩子的许多最放松最大气的精品,都在不经意中产生。

写生和临摹,深入观看真实世界和画里世界的训练,都少不了“中得心源”的参与。真实世界转换为画,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有自由发挥、随机应变的极大空间。写生过程同时是陶冶灵性、变化气质的过程,临摹也是。名画有时很复杂,有时很神秘,孩子们大都不怕——我们可以简化,可以转化,可以改画,也可以只是参考一下,然后借题发挥,画出我们自己想画的画。

当然,孩子们无论怎样自由开放地吸取一切,以天真的水墨语言开拓着表达的空间,渐渐地,他们最终将发现并走进民族文化的丰厚传统——中国画传统。

这个传统重视临摹,重视向古代大师学习,但是反对死板地徒摹皮毛,而是提倡得其精神,超其师门。临摹往往是综合了古人法、眼前景、心中意,画出“不合而合”、别具精彩的作品。在这样的临摹中,传统滋养天性,丰满天趣,完成个性,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过程。

(薛老师山水课堂作品展将于8月2日至8月11日在常州美术馆三楼展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