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翻译家张柏然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柏然,1943年3月26日(农历)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抗战胜利后,全家从苏州回到老家武进鸣凰。1949年,进入当地一所小学读书。1961年7月毕业于武进县鸣凰中学。同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外文系,专修英文。1966年毕业留校任教。“文革”期间,张柏然先后在泰州红旗军垦农场、连云港陇东中学、连云港市教育局等单位工作。
张柏然在1978年7月正式调回南京大学外文系,任英语专业老师。1985年,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1988年8月,受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委托,负责组建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承担南京大学文科重点科研项目《综合英汉大词典》的主编工作,共3000万字,于1996年年底完成。此后,张柏然便一直致力于双语词典编纂、词典学和翻译学人才培养。1993年10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1月,受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委托,正式启动《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编纂工程,历时6年,于2003年12月完成。
2008年4月,张柏然光荣退休。但他退而不休,笔耕不辍,出版和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编著、辞书和论文。2011年,张柏然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2017年5月26日,张柏然因病在南京辞世,享年74岁。2018年9月,张柏然被中国辞书学会授予“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张柏然的翻译始于1979年,其翻译的短篇小说《职业的选择》(A Choice of Profession)发表在《译林》1979年第一期(创刊号)上;结束于2011年,以译编The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译文版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为标志。张柏然的翻译主要有两类:一是文学翻译,一是辞书翻译。主要译作有:短篇小说《职业的选择》;长篇小说《鲨海涛声》(即《大白鲨》)、《超载》《金饭碗》《人生的枷锁》(与人合译)、《愤怒的群山》(与人合译)、《阿欣顿珍珠项链》(与人合译)、《现代派文学在中国》(与人合译)、《人的本性》《血谜》(与人合译)、《绿阴山强盗——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译编)、《柯林斯COBUILD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与人合译)、《译文版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与人合译)等等。
张柏然的翻译思想集中体现在他1997年以来先后发表与出版的论文和著作中,如《译学研究叩问录》《译学卮言》以及《字林微言:翻译学、词典学序跋暨学术讲座集》等等。张柏然的翻译思想概括地讲,是“古今沟通,中西融通”,“坚持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一翻译思想为建设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翻译学道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与方法,真可谓高屋建瓴,辩证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