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接到小买家的大订单 出口企业应提高警惕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商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龚励 常贸促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很多小微出口企业接到诱人大单,却无法判断是否可以顺畅交易,如能成功当然皆大欢喜,如遇骗局则损失惨重,现通过剖析一则真实案例,帮助出口企业炼就“火眼金睛”、守好“钱袋子”。

【典型案例】

一家经营纺织面料的小微出口企业A公司,偶然接到一位香港中间商的询盘,称其为一美国客户采购一批50多万美元的面料,并主动要求以信用证结算以保障出口企业A公司的资金安全。当A公司拿到信用证草本发现,信用证并非从正规银行开具、而是由某财务公司开具。A公司随即要求对方通过正规银行开具信用证,但对方表示可以从一家与买家并无关系的塔吉克斯坦银行以转开信用证的方式下单。

经过多轮谈判,A公司抵御不了这笔能抵企业小半年业绩的大单诱惑,终于签订了合同。但在操作过程中,买家要求的流程异常复杂、疑点重重:一是合同并未与中间商签订,而是中间商从中斡旋,由A公司与最终买家直接签订;二是要求A公司的货物先大柜发到香港进行拆柜,拆成小柜后转运到孟加拉,再由孟加拉工厂制成成衣后发到美国;三是约定支付方式为先付5%预付款,剩余部分待货物到香港拆成小柜重新装运出具提单后5天内付款。

A公司在收到5%的预付款后发出第一笔货,价值约23万美元,可货物到香港后,香港货代迟迟不出正式提单。经辗转了解,发现货物已在香港拆柜后出运、且已到达孟加拉吉大港,可买家却迟迟不肯付款,并提出要等A公司将第二笔货物(价值约27万美元)出运后再付,否则拒收货物。此时A公司才发现上当、钱货两空。

【应对措施及建议】

从上述案件中,我们可以从企业“接单—发货—风险发生”的全流程中看到每一步都有瑕疵,在此特别提醒出口企业加强风险防控。

一是甄别业务来源。首先,对于从互联网或“熟人介绍”的新业务,要引起警惕,开展合作前,需加强对对方资信的核查;其次,对与出口企业规模悬殊较大的“询盘”尤其留意,曾有多家小微出口企业收到网络询盘,对方声称为英国头部商超、要在中国采购货物、愿与出口企业签订年单,但要求放账期并把货物发到非洲、南美等地区,后经证实为冒名顶替的骗货行为。

二是甄别订单合理程度。一方面,要警惕小买家大订单,在面对大额订单时,建议充分了解买方情况,判断买方向下游的销售与向上游的采购是否匹配,从而评估订单是否合理,同时也可以通过资信报告来佐证买家是否有实力承接大额订单,不偏信买家一面之词;另一方面,要辨别业务的合理性,注意沟通中对方是否对产品质量、价格、支付方式等核心条件敏感,有的买家甚至主动提议出口企业去信保申请大额度、引导企业通过信保保单获得银行融资,这些都值得警惕。

三是甄别交易细节。首先,要注意合同细节,坚决不签做不到的合同,避免签订合同后丧失主动权;其次,确保预付款到账,防止对方提供“假水单”;第三,注意物流是否正常,比如上述案例中的物流异常复杂,出口企业对货物没有掌控权;货发第三方,尤其是清关提货手续便捷的国家;收货人为个人独资公司、注册经营地址不详细无法准确定位,出口企业需尤为当心。

常州市贸促会致力于为外经贸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涉外商事仲裁、调解、法律咨询、经贸预警等专业的法律服务,企业可拨打电话0519-88123153向常州市贸促会法律部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