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全区引发热烈反响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童华岗 何一智 王淑君
7月10日,中国共产党常州市钟楼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在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连日来,钟楼区各部门、板块的党员干部以专题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上来,勇担新使命、坚决抓落实,进一步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为持之以恒深化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作出贡献。
锻造培“新”育“能”新引擎
钟楼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侯恺
“我们前进的方向更明晰,我们奋进的脚步更笃实。”侯恺认为,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召开为经开区抓好“数字经济先导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明确了路径。他表示,要攻坚项目双进,夯实经济发展“源动力”。持续抓大项目、大抓项目,深化载体强基、驻点织网行动,重点瞄准超10亿元龙头项目,力争在引进大企业、优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常态化推进“拿地即开工”“竣备即发证”工作,全力保障易商、黑溪、伟创电气等项目早落地、快建设、速达效,以项目支撑力、营商保障力厚植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竞争力。要推动产业转型,厚植数字经济“向新力”。立足制造本底,做强数字引擎,充分发挥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大数据+)优势,加速数字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深化“三朵云”建设,发挥东部中心、长江智造院两大国家级平台以及微亿智造、立卓信息、主线科技等创新主体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搭平台、拓场景、优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要提升园区能级,释放绿色零碳“磁吸力”。持续深化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探索零碳智慧园区建设,打造园区新型电力系统,着力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电力信息基础设施,促进新能源、负荷、储能的聚合和调控,赋能星港国际智造园、新闸科技园、智谷工场等园区迭代升级。加快盐库、冷库等工业遗存以及马复兴、玉蝶老厂房焕新,全力构筑三生融合新样板,绘就发展新图景。
推动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进
邹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曾令涛
“钟楼高新园(邹区镇)始终将‘两湖’创新区建设以及省级高新区创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进一步乘时乘势、拼搏竞进,扎实推进‘六个先行’,在‘两湖’创新区建设中体现高新担当、贡献高新力量。”曾令涛说,要全力以赴创高新。高新园将始终对标对表创建要求,持续壮大科技产业集群,围绕64家规上非高企重点发力,引入第三方机构帮扶企业开展高企申报,力争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60%。进一步完善科技布局,高质量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用好职教小镇人才资源,全力打造懂科技、重科技、用科技的浓厚氛围。要攻坚克难抓项目。立足“两新两智”,聚焦“专精特新”,进一步发挥名校创新资源,与谷川联行等专业化机构建立全方位招商合作,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深入推进“369”供地计划,积极申报EOD项目资金,同步推进央企合作,每年供应500亩(1公顷=15亩)以上成熟产业用地,为项目落地提供承载空间。深化核心区景观提升方案,结合路网建设,全面打造形象好、气质佳的现代化“无界”园区。要久久为功建农村。写好殷杏泰后半篇文章,持续推进“信托制”物业服务,加快推动殷杏泰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力做好新家巷改革探索,年内正式启动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探索全域可复制、可推广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全力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创建工作,着力打造产业更聚焦、管理更智能、效益更可观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
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区卫健局党委委员、城中医疗集团院长 韩波
“区委沈东书记在全会报告中,为钟楼卫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给出了清晰、明确的目标,精准抓住了我们卫健领域‘发展大事、民生实事、改革新事’的热点所在,更让我们坚定了信心,激发了干劲。”韩波说,要聚力攻坚高效能社会治理,以“医联体+医康养一体化”推动区域医疗集团建设,彰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她介绍,今年城中医疗集团以“外引内联、错位发展”破题起势,持续优化两院区检查检验、诊疗技术、人员设备等方面互通互联机制,构建起一院两区“大综合优服务、强专科精特色”错位发展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民,引进3名市级名中医专家、1名市级妇科专家坐诊,分别与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共建脾胃专科、儿科、妇科、乳腺科等特色专科。让服务能力向优提质,集中精力持续打造老年病专科、糖尿病专科、中医针伤科等6个省、市级特色科室,门急诊服务人次数同比增长25%,床位使用率创5年新高,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基层就医需求。城中医疗集团将继续把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落在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上,构建“防筛管治康”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链条,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深挖运河文化内涵 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区文体旅局副局长 李贝
“今年,钟楼区以挖掘运河沿线文化内涵为核心,深入打好文商旅融合发展组合拳,以融合为魂,打造文商旅特色名片。”文商旅载体推陈出新:“大庙弄·青年里”正式开街,打造青年人向往的社交目的地;夏家大院对外开放,常州首家博物馆酒店开业;首届钟楼半程马拉松为全市全域马拉松精彩揭幕,吸引万名跑者汇聚;“钟楼杯”全国相声新作品展演圆满举办;2024钟楼大运河龙舟赛以舟为介,以河为媒,持续点燃老城厢“烟火气”。李贝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会议精神,兼顾文旅项目建设和品牌营销,让老城厢商气更旺、人气更足、烟火气更浓。落实《钟楼区加快文商旅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加快大观楼、止园、航仪厂等文旅地标建设,聚焦亚细亚、南大街商业步行街北侧等商圈更新,建成投运邢粮梳篦展示体验馆、图灵一期等项目。不断提升“情有独钟,更上层楼”钟楼文商旅品牌影响力,举办第二届大运河文旅戏剧周,策划开展老城厢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办好赛艇国际交流赛等特色赛事。
坚定不移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
金控集团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费逸
“今年以来,金控集团按照‘宏观定战略、中观健机制、微观强执行’的总体思路,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抓实重点、攻坚难点,做精做强主责主业,有序推进市场化步伐,加强风险防控和自身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好沈东书记在全会上提出的‘坚定不移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要求。”费逸介绍,金控集团招商引资取得积极成效,英国鲍迪克、德国福士等外资项目陆续签约,股权投资市场化发力,首支QFLP基金已获会商批复,融资租赁业务累计投放金额14.95亿元,钟寓人才公寓、肉墩墩平台、幸汇云峰大数据等市场化项目有序开拓。费逸表示,金控集团将进一步坚定信心与方向。以求索精神深化国企改革,进一步明晰战略定位和主业方向,完善治理体系,优化管控和决策流程。以专业精进做强主业主责,以产业服务招引更多高质量项目,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为钟楼链接更多资源和要素;稳健布局供应链金融、人才公寓、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市场化业务板块,在区域发展中彰显更多金控担当。以高远站位提振党建引领,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聚力攻坚高质量国企党建,发挥好支部堡垒及党员先锋作用,在攻坚克难、勠力争先的钟楼实践中迈出坚实的金控步伐。
以科技创新为企业“驱动力”
微亿智造创始人、COO 潘正颐
“向‘新’而进、提‘质’前行,区委全会的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将始终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将数字人工智能(大模型)真正赋能给物理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体),加快打造新一代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迈进!”潘正颐说,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微亿智造牢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工业AI算法、超精细视觉感知模组,以及工业机器人控制等全栈技术,实现系列“软硬一体”的智能化产品在工厂的落地应用,破解了一系列生产现场质量、效率管理的痛点、难点。我们选择从解决产线应用场景的痛点入手,找到第一个切入点是“产品缺陷检测”,在打造了智能质检机器人后,既解放了劳动力,也收集了产品的全面质量数据,为下一步的生产工艺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信托制”物业落地见效
永红街道荆川里社区党委书记 裴美凤
“区委全会指出,要纵深推进信托制物业治理模式导入,打响‘阳光信托’钟楼品牌,为我们‘信托制’物业专班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鼓足了信心。”作为永红街道“信托制”物业专班副主任,裴美凤表示,永红“信托制”物业专班是全区首个实体化运作的“信托制”物业推广工作专班,截至目前,共助力街道完成清潭南苑等11个小区“信托制”物业模式导入,培育10支“信托制”宣讲小队,14名宣讲骨干。裴美凤说,发展信托制物业要坚持因地制宜,施行“一区一策”。在香江庭院、荣亨逸都两个小区导入过程中,针对业委会接受程度一般的情况,提出先公开公共收益,再按“六部工作法”导入的“分步走”方案,最终完成导入工作;在颐和家园小区,针对物业公司担心收益降低,抗拒“信托制”的情况,通过宣讲先转变业委会思维,由业委会、街道顾问团队一起对物业公司“答疑解惑”,最终转变物业公司思想,愿意配合导入“信托”。要搭建交流平台,宣传信义理念。街道专班采取分层分类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方式,推出三类专题讲座,累计组织开展25场次,近千人参与,使“信义治理”理念深入群众之心。要用好社会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及时将相关社会力量引进永红,在紫荆苑、朗诗国际等小区的“信托制”推广、物业矛盾调处中,借力第三方专业特长,为业主大会组织、上门跑票等基层难点、痛点工作支招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