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金狮小伙伴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1977年,大哥三十岁,正是青春好年华,他力气大,还有一手过硬的烧窑手艺。那年,他和大嫂、二姐,进了我们大队的窑厂制砖、做瓦,我们家的收入一下变得可观,日子也开始好过了。

有了小金库的大哥,不知道哪里弄来的自行车票,竟然给自己添了一辆二八大杠——飞鸽牌自行车,还有一只中山牌手表。那手表对我和二哥没啥吸引力,那辆车在我们眼里不啻是今日的私人飞机。霸气的龙头,清脆的车铃,锃亮的钢圈,高贵的座凳,那般新鲜刺激。大哥骑着他的车在村里招摇,村里的年轻人羡慕得眼珠子恨不得掉出来。慢慢地,大哥几个年纪相仿的同村兄弟,有点经济实力的也添了自行车,一式的飞鸽牌。他们骑着车子在村里通向河心街的机耕道上,骏马一般飞来奔去,惹来多少惊奇、赞叹,当然也不乏妒忌。

面对这么高级的东西,我和二哥却连碰一碰的机会都没有。每天傍晚,大哥都用抹布把它擦得贼亮,还从家里的油壶里倒点豆油出来擦钢圈、润滑螺帽螺母等,仿佛那车比他亲儿子还重要。我们想巴结大哥,提出帮他擦车,他理也不理。擦完车,直接扛进自己的卧室,挂在墙上的铁钩上,我们踮着脚也只敢轻碰一下轮胎。白天,大哥后座上载着大嫂出门,我们的眼光要追出老远。晚上他的卧室关得死死的,我们连看一眼都难。偶尔他骑着车带着他的老婆儿子外面晃悠,自然没我们的份。我毕竟小,二哥眼馋得不知道如何形容。反正那一阵,他就成了大哥身后的哈巴狗,对大哥唯命是从。其实他心中的小九九,我比谁都清楚。

一两个月过去了,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机会,大哥竟然把车子停在了门口,急急忙忙去韦家塘捉鱼了。大哥是捉鱼的好手,曾经在韦家塘里钻一个猛子,捉了三条鲫鱼,一手一条,嘴里还衔一条。二哥立马推了他的车就往村上水泥场上冲。自行车已经让他乱了心智,他完全忘记了大哥揍我们的狠劲了。好家伙,二哥的小矮腿跨不过坐凳,竟然一条腿从三角架里伸过去,站着趟车。摔跤,自然有的,自然也不会怕的,做梦都想的事还有啥可怕的?竟然不多一会儿他就趟会了,不能不服!竟然那速度也越来越惊人了。我不断乞求二哥给我练一会,他哪会理我,一边趟车,一边吹起了口哨。正得意间,大哥出现了,像张飞一般一声断喝。完了,小矮腿摔倒了,连人带车啊。大哥心疼死了,心疼的当然不是二哥,是他的宝贝车。还好,看着一瘸一拐的二哥,大哥总算没像以往一样动用他的长兄权利,而是跟二哥说起了骑车要领。二哥这段时间的马屁总算没有白拍。我除了嫉妒,只剩下无可奈何。一个拖鼻涕的黄毛丫头,还能提啥要求?骑自行车对当时的我而言,不过是一枕黄粱梦罢了。

过了三四年,二姐订婚了,未婚夫家给她买来了一辆金狮牌女式自行车,湖蓝色的车身,皮坐凳上还套了层海绵坐垫。我已经读初中,二姐对我比大哥对我温柔多了。自然,我就可以偶尔借她的车在她的监督下学着骑。二姐说,跟她一起学裁缝的一个姐姐上车的姿势美极了,右腿一甩,像燕子一样很轻盈地就上了车。二姐一直想学那个姿势,总觉得自己的腿短,学不像。然后不断地指挥我学。读初中的我还没发育,腿也不长。在二姐不断地鄙视中,我总算也学会了。可学会归学会,没车骑,只有望车兴叹。二姐结婚了,车也带到了她的婆家,更没我的份了。

终于有一天,爹的大娘舅,也就是我的大舅公去世了,爹要带着我去吊唁。大舅公家在高淳顾陇镇,离我家四五十里路,又没有公交车乘。读初中的我,因为读书成绩优秀,在家里越来越得宠了。爹就帮我从二姐那里借来了自行车。这可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做梦都想的幸福在大舅公离世时蓦然降临。我心里一遍遍感谢去世的大舅公,要不是他,我哪来的车骑?我和三叔家的女儿一起,一人一辆车跟着两位父亲去吊唁。他们挑着礼担步行,我们骑车,那真是骑出了风一样的感觉,公主一样的威仪。骄傲、自信,快乐、癫狂,不一而足。到了舅公家,两位脸蛋红润的青春美少女,让舅公公舅婆婆们爱到不能够。二舅婆家过年时要娶新媳妇,还要求我们俩一定要过来帮他们接新娘子,这都是自行车带来的幸福呢。遗憾的是,车还给二姐时,油漆被蹭掉了,螺帽也掉了两颗,因为摔了几跤,钢丝还断了一根。二姐有点不高兴,批评我太毛糙。我心里惴惴的,那时,我就发誓,以后赚了钱,买辆新车给二姐,算是还她人情。那时真傻,人情哪还得清?

后来,我考取了常州的中师。师范里,有钱的同学大多买了自行车带去学校,我也偶尔借同学的车出去逛个书店,或看场电影。甚至还和一群疯丫头,跟着我们的班长倪群从新堂路13号的校园一直骑到湖塘的淹城遗址。那时的淹城,就是碧水一圈一圈地环绕着几块地,地里种了山芋。我们还跟挖山芋的阿姨买了一点山芋当场烤了,吃得满嘴黑灰,哈哈大笑。当年做梦也没想到今天的淹城已经繁华成这般模样,更没想到我可以带着我的家人,开着我的小汽车去淹城春秋乐园玩,还能和野生动物亲密互动。但是,当年的自行车带给我的自由和快乐,却久久萦绕在心间。有车真好!但读书时的我,依然没有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我想,等拿了工资一定要先买一辆自行车。

毕业那年的暑假,我被中心校校长分配到了我家附近的村小工作,很是失落,赌气想放弃这份工作,跟二哥到上海去打工。那时候二哥一年的收入就达到一万多元了,他还用这些钱给自己盖了一栋楼房呢。就在我失意时,二哥从上海回来了,他反对我外出打工,却把我带到定埠街上,说要送一份礼物庆贺我毕业。我们来到了五金商场,二哥看中了一辆26英寸黑色三角架金狮牌自行车。这辆车要150元钱。我幸福得都快懵了,竟然真有这等好事降临到我头上啦!要知道,我当时的月工资才92.5元,一辆自行车在我眼里实实在在太奢侈了。商场还贴心地在我新车龙头上系上了漂亮的红色蝴蝶结。我的金狮小伙伴多少弥补了我分配在村小的失落。此后,我的小伙伴陪伴我上班,下班,去乡里开会,去地里种田,一趟趟地送父亲去医院看病、买药,有时还带着学生赶附近两省三县各个乡镇的庙会。可以说有我处,就有我的小金狮,它整整为我服务了四年,也算是劳苦功高了。结婚后,我另买了一辆弯杠的蓝色26寸自行车,依然是金狮牌。

后来,我的两辆金狮小伙伴在离开老家去县城工作的时候都送给了原来的同事,因为我已经用上了电瓶车。再后来也有了自己的小汽车,工作也已经调动到了常州。在城乡之间奔波,每每看到骑自行车的,依然觉得亲切。终于,城市的拥堵让我不胜其烦,我又买了一辆可折叠的自行车,放在汽车后备厢,平时用来上下班,堵车时也可解困,只是质量已经不能跟以前的金狮车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