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朋友杂忆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关系除了亲情,就是同学情、战友情和朋友情。岁月荏苒,我的朋友认识时间最长的有近四十年了。我和朋友们有时间就相约在一起聚一聚,或喝个茶,打个牌,小酌一杯,或一起外出旅行,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外地的朋友难得一见,但以前出差总会相约见上一面叙叙旧。时光匆匆,转眼已步入退休行列,因此,我有了闲情拿起笔,记录下与朋友的一些往事。

沪上的朋友蔡君和本市的朋友陈君先后得了绝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离世。他们生前都没有告诉我,都是在他们去世后,其他亲友告诉我才知道。他们这样做也可能是出于隐私保护,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但我认为他们都是出于不想让我担忧的缘故。他们当然知道我非常关心他们,一旦知道他们生重病肯定会非常担心和焦虑,并会上门探望。他们选择不告诉我,想必是不想增加我的负担。

先说说沪上的蔡君。我们是同行,因工作原因相识。他比我大,我俩刚认识时他在上海803任副支队长,后来又任缉毒支队政委,过了几年调任浦东分局刑侦支队支队长。因为从事一样的工作,你来我往慢慢就变成了朋友。大概是2002年下半年,一天,他打来电话说马上来常州,有个案子需要协助。他带了一帮人马从沪上匆忙赶来常州的时候,已临近傍晚,晚饭也来不及吃,简单介绍了案情,犯罪嫌疑人落脚处就在天宁辖区内的丽华新村附近。我们立即配合投入抓捕行动。我至今还非常清晰地记得那次抓捕的场景。蔡君身先士卒,冲在最前,佯装碰撞一下刚刚在银行柜员机上查询后快速离开的嫌疑人,好像发生纠纷的样子,其他人则乘机一拥而上,将嫌疑人抓获。经突审,这个取款人正是作案者。此案当时在浦东影响极大,速破案后,刑侦支队和蔡君都得到了表彰。后来我调到金坛工作,先后数次去上海,都是蔡君热情接待。及至2008年年底,我又调至溧阳工作,几次发短信息邀请蔡君来溧阳看看,他都是热情回复,但一直没有成行。2009年“五一”假期期间,我正好在单位值班,晚上接到我上海表弟的电话,他说你的朋友蔡君去世了,他刚刚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介绍蔡君的事迹,就赶紧打电话告诉我了。我怔在那里许久,翻开蔡君的电话号码拨打过去,是蔡君的夫人接的电话。她告诉我蔡君因长时间高强度投身工作,积劳成疾,2008年6月因肺癌入院治疗,在与病魔顽强抗争9个月后,于2009年3月1日不幸逝世,他的骨灰已撒入大海。我闻言已是泪流满面,赶忙安慰蔡君夫人节哀顺变。当年,公安部授予蔡君一级英模称号。蔡君的铜像至今矗立在浦东分局的广场上。

再说说本地的朋友陈君。他的同学和我是同事,他经常来我们单位玩,然后就熟悉了,慢慢就变成了朋友。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出国热,他家境条件不错,所以选择了去日本留学。期间,回来探亲过年,总是身穿洋服,第一时间到我办公室畅谈东瀛感受。过了几年,他从日本留学回来,就在金坛的一家日资企业当负责人。他的儿子要上高中了,夫妻俩带着孩子一起到我家里征询我的意见。后来我从溧阳回常工作,他仍在金坛工作,见面不是很多,只是节假日微信问候。从他朋友圈得知他喜欢上了冬泳,很为他高兴,有这个毅力,身体一定很好。突然有一天,和我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他的连襟打电话给我说陈君走了,几个月前生了肠癌,他一直瞒着没有告诉我。我惊讶无比。陈君生前已信佛,所以丧事在寺庙里操办。我急忙赶至寺院,和陈君见上最后一面,悲痛告别。

北京的朋友徐君,我一直说他是有钢铁般意志的人。他刚退二线,就不幸罹患癌症,但他坚强、乐观,与病魔抗争,积极治疗,至今健康快乐生活。这可能和他的军旅生涯有关。我记得当年我去北京学习,听说他住院了,打电话给他说准备到医院探望一下。他说他出院了,问我住在哪里,没一会儿,拎了一袋子水果来看我了。闲聊得知,他是当天下午才出院,可把我感动得差点落泪。这就是真正的朋友之情啊!

我有一张珍藏了近四十年的彩色照片,那是在原来红梅公园的九曲桥上拍的,照片中合影的主要是我的初高中同学,还有一位是在政法系统工作的裴君。那时候的裴君意气风发,头发浓密,牙齿雪白。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保持联系,有时间就一起喝个小酒小聚一下。有时候裴君的同事参加,我总会拿出这张照片让他们猜猜哪个是我,哪个是裴君。我的变化不大,都能猜对;只有裴君,百分之八十的人猜不对。因为裴君的变化有点大,人变胖了(他自己的微信名就是“小胖”),头发少了,前不久牙齿也掉了。

我们这一代人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大多心态很好,也都很知足。空闲时间可以经常出去走。我愿我的朋友们每个新的一天都会充满阳光和欢声笑语,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无论如何,我要感恩今生所有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