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小河风情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只黑色的鸟,在门口东边的小河里,踩着水草,东瞅西瞧,闲庭信步,胜似帝王,唯它独尊。整面小河,就如它的后花园,它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又一头扎进茂盛的水花生丛,一会儿又神不知鬼不觉,从对面钻了出来。鸟生真是自由惬意!

偶尔传来几声“呱呱”的蛙声,恰似配乐,鼓荡整个水面,活络了河水的筋筋脉脉。

一河水草,密密实实,盖满了整个河面,成为黑鸟绿色的坚实地面。星星点点的水草,繁衍开来,竟密实如毯、如毡、如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来如是。柔软的物事,给它们机遇,成长起来,坚不可摧。“柔能克刚”,此处可窥一斑。

曾经清澈的河水,不知流失去了哪里?小河边码头上,淘米洗菜的身影,已完全滑入时间的深渊,不复再见。在河里嬉戏玩闹的童年,已经模糊到辨识不清。

小河清亮的过往,无处寻觅。

询问村上人黑鸟的名字,说叫“脏鸡”(完全是音译),真正的名字是什么,没有答案。百度,找到一种叫“黑水鸡”的鸟,与河中黑鸟相像度百分之九十以上,且都有红红的喙。就叫它“黑水鸡”吧。它占河为王,才不在乎旁人叫它什么。它只要有一个肆意的鸟生,其他,又与它何干?

小河南岸,一片芦苇,杆茎都在两三米,微风过,叶沙沙,俯仰摇摆,对河而吟。

晨阳穿叶而过,泥土地上,条纹清瘦整齐,映入眼帘。叶片上,一滴滴露珠,或大或小,或圆或椭,晶莹剔透在绿色间。这些细小的精灵,不低头,不细看,是发现不了的。阳光与露珠,同存这片苇叶,不喜不悲,各自安好。该来时来,该去时去,天地法则,不容错乱。

这片苇叶,是爸妈精心管理出来的。初时只有几支,在河边零落,不成气候。每年冬天,爸爸割去枯萎的芦苇,施上肥。隔年,芦苇多了几支出来,芦苇粗壮了一点。再一年,芦苇又多了几支,芦苇更加粗壮了一点……日复日,年复年,芦苇终于由点成线、成面、成片。

端午节前月余,到了苇叶完成使命的时候。

差不多间隔十天左右,妈妈就会采摘一批苇叶。每次采摘,早晨五六点,带露的苇叶在妈妈手里扎成把、捆成束,然后送到张家、李家、赵家……

端午时节,村人及亲戚家的粽子清香味,大都源于我家这片苇叶。

前两天,有邻村人来要粽叶。妈妈告知,粽叶已到尾声,叶上已有虱子,问邻村人要不要。我听后很惊讶,没想到清雅修长的粽叶上,也会生虫?我只能自嘲,自己是伪农民,对这些常识一点不知。邻村人回说要,回家洗洗就好用了。

一事一物,初时亮丽,尾时疵瑕,常会如是。苇叶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

小河西边,四五支粉色白边的虞美人,迎风摇曳,柔软的花瓣,像起舞的蝶。旁边恰有一只白色夹蝶,忽上忽下,自在翻飞。

忽忽恍惚:虞美人是不是羡慕白夹蝶,自由自在,想飞就飞,想停就停,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白夹蝶是不是嫉妒虞美人:不用辛苦振翅,只要安安稳稳站着,毫不费力,就能活得明媚鲜艳!

各自有各自的位置、命运,安好在自己的位置,就已经是福气了。

小河边还有七八棵蜀葵,一嘟噜的花苞和如小碗口大小的重瓣花朵。蜀葵这个名字,我还是这几年才知道。“蜀葵”两字给我一种庄严感,端端地立着,可远观而不可近玩。我喜欢叫它“端阳花”,家乡的俗语叫法,更亲切。端阳花开花了,端午节也到了,粽子的清香即将飘满房内屋外。端午我也喜欢说成端阳,口语更让人亲近。

这些花都是妈妈种的。妈妈的花,几乎每年都换品种。今年这几种,明年那几种,哪些花好活好看,就种哪些。妈妈种花很随意。她不精心呵护,不求同一种花一活经年。妈妈只要眼前有花,年年有花看到,就好。随缘且满足,对于花事,对于自己的生活,妈妈就是这么简单。

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人如此,予鸟,予苇,予花,都是如此吧?

活着,就是对生命最妙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