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神的琴弦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步入捆石坡,只见在一堆如墨色菊花一样绽放的凌乱石柱上,野蔷薇像一丛洁白的喷泉一样,从石缝中涌现出来,沧桑与鲜妍,获得了奇妙的融合;而在这丛较矮的石柱背后,是100多米高的圆形山丘,山丘上,秩序井然的石柱像巨型竖琴一样呈现出动人心魄的纹理,犹如时间之神随时可以来弹拨琴弦。更奇特的是,在这些竖着的石柱之上,还顶着一堆倾倒的石柱,它们像是长江上的成捆木排,突然被解开绳索,随时可顺着激流而下,也像是伐木工人在山间堆叠的巨木,横截面冲着山坡,蓄势待发却岿然不动。
荒野葳蕤,冷风飒飒,一切都像是进入了英国布满火山巨石的旷野,或者步入了冰岛因火山喷发构筑的神秘地理奇观。然而,这里是仪征市月塘镇境内的捺山地质公园,距离扬州只有二十五公里。这里,是大约500万年到1200万年之间,古火山喷发后,大自然留给我们“鬼斧神工”的奇观。上世纪末,它被采石采沙的民工无意间发现后,成为火山岩石柱的奇观。
一队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由老师带队,穿着粉蓝色的雨衣,冒着细雨,立于捆石坡前。这里,是孩子们的自然课堂,只听他们的带队老师娓娓道出此地奇观的成因,我们也凑过去听。
原来,“捺山”的名字来自“签完合同,捺下手印”这个动作。从高空俯瞰,捺山的主火山口,就像一个巨人捺下的指印。上世纪末,人们在挖沙过程中,陆续从大自然留下的天坑中挖出了条状石块,这种奇异的五边形、四边形石柱,让采沙的民工也觉得奇异,政府派来的地质学家经过勘察,才知道这里是一处火山地质奇观,于是,矿坑立刻被生态修复,恢复了此地玄武岩石柱与葳蕤植被相融的纯天然景观。除了主火山口之外,地质学家根据清晰的火山喷发过程,通过断层、崩塌、侵入、喷发不整合等地质现象,他们就像大侦探一样,又陆续发现了附近5个寄生火山口。
讲到这里,老师问孩子们:“大家说说看,这里的石柱像什么呀?”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言:“高处的石柱,就像一排排火箭,马上就要发射了!”
“这些石条,就像好粗好粗的肯德基炸薯条。”
“像巨人的百褶裙,顶上横过来的石柱像我奶奶的抬头纹。”
老师接着解释了这些地理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原来,在几百万年前,捺山这儿还不是陆地,而是古长江的江底,火山爆发之后,地壳中的玄武岩石被地热变成滚烫岩浆,从火山口溢流出来,火山的威力太大了,它把这个地方整个顶起来,抬起来之后,还没有降温的火热岩石,遇到冰冷的长江水或大雨,就急剧收缩冷却,在这个冷却的过程中,岩石向心收缩形成一种柱状体。“大家看,这些石头,有的是火山刚爆发时形成的,它就是竖着的;有的是火山岩浆流出来形成的,它就是弧形的或斜着的;有时,第二次火山喷发把第一次的石柱给拱起来,让它翻倒了,石柱就是横着的。咱们家门口也有‘世界十大火山岩石柱景’啦!”
是的,捺山虽不高,却见证了华东地区渐渐隆出海平面的过程。可以想象,在火山惊天动地的轰响中,千万根石柱在江水中挽手而立,逐渐形成了它们的棱角。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玄武岩石柱的千姿百态,是大自然的数次“发脾气”形成的奇观。
捺山上的无数石柱让人百看不厌,浮想联翩,为此,每组大型的柱群下,都建有一处供应轻食的咖啡吧。你可以隔着窗,伴随舒缓音乐,幻想着亿万年的花开花落、人类诞生、沧海桑田……研学的气氛变得轻松愉悦。
沿着捺山走上一圈,最后一站,我们来到造型奇特的捺山地质博物馆。它像个巨大的田螺,一半地上,一半地下,外墙以与火山岩色泽一样的石块堆叠装饰。内部是弧形墙壁,顺着地球与火山的“发家史”,来讲述矿物与动物起源的故事……博物馆采用透明液晶显示箱,放置各类岩石、化石、矿物标本,我们又遇见了那一群小学生,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踮起脚尖,点击液晶显示箱上的屏幕,很快就可了解不同的岩石标本是怎样形成的,还可以让化石“复活”。只见孩子们兴味盎然地诵读显示箱中各种矿石与化石的成因,遇见不认识的字,还要举手让老师讲解。
2023年,捺山地质公园成为江苏省唯一上榜的自然资源场景类的科普基地。我们深入的这座名为“时间简史”的捺山地质博物馆,就是基地的心脏。在化石长廊的尽头,一座恢宏的影像馆会发布一部《时间简史》的影片,作为地球演化的精彩总结。博物馆方面采用先进的声光电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模拟了宇宙爆炸、地球演化、火山爆发,直至雨水与江水激荡,形成玄武岩石柱等壮观场景,我们与这群孩子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的壮烈与伟岸,生命的渺小与珍贵,被震撼得回不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