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邮政:“公铁联运”助力光伏行业发展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商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龚 励
通 讯 员 郭 醒 查叶娟
近年来,在“双碳”战略决策指引下,我国光伏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常州作为全国光伏中心城市之一,积极抢占光伏产业新高地,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常州邮政以此为契机,锚定新能源之都发展大局,通过大胆创新运输模式、发挥物流项目化管理经验等为产业赋能、推动降本增效,在服务本地光伏产业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邮政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幅36%,列全省邮政第一,其中光伏行业收入占比达65%。
创新运输模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去年底,我们成功中标了天合光能的一个项目,负责运输光伏能源组件,装机容量810兆瓦,预计项目规模超5000万元。”常州邮政物流业务分公司负责人刘夏伟介绍,天合光能是光伏行业世界排名前三的企业,主要生产光伏组件相关产品,目前由常州邮政提供全国范围内物流运输服务。
刘夏伟说,2016年,常州邮政刚开始服务天合光能时,只是作为普通供应商参与一些物流运输投标。突破出现在2019年,光伏行业迈入市场竞争、平价过渡阶段,考虑到光伏产品大多运往偏远地区,项目地常会出现沙尘暴、冰冻、暴雪等恶劣天气,公路运输会受到部分限制,且易出现运价波动较大、时限较长、运力不足等问题,常州邮政提出了“公铁联运”的运输模式,即针对远距离、大规模、集约性的运输需求,在项目前期、后期采用公路运输保证时限,中期采用铁路运输确保稳定。
此后,常州邮政充分发挥与中铁公司的合作优势,成功打通铁路运输渠道,与天合光能一起研讨认证“公铁联运”的可行性,成为本地最早提出用“公铁联运”运输模式服务光伏产业的物流企业。
“从江苏到青海,首个450兆瓦规模项目,常州邮政使用‘公铁联运’模式,运作时效稳定,满足了大批量发运要求。”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常州邮政在青海项目中首次运用“公铁联运”模式,实现了降本增效,且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通过以“公铁联运”为代表的多式联运解决方案,常州邮政逐步发展为天合光能最大的国内物流供应商。
打造专业团队,推进物流项目化管理
“去年3月,常州邮政物流业务分公司组建了投标团队和运营团队,极大提升了投标中标率和客户满意度。”4月10日,在团队例会上,刘夏伟介绍了去年投标团队取得的喜人成绩。2023年,该团队参与光伏行业各类询价、报价150余次,先后中标天合光能、晶澳、天合储能等客户的多个项目,其中6个项目规模超千万级。
“进入投标团队后,我第一个接手的是晶澳项目,从尝试报价、项目运营,到实地勘验、编纂路勘报告,期间遇到过各种难题,幸好有团队帮助,让我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投标团队徐桦去年加入团队后,主动利用周末和假期“为自己充电”,经常为了标书中的细节琢磨到深夜,短短一年便成长为业务能手。
改变了原先的“单兵作战”模式,常州邮政物流业务分公司通过不断总结提炼两个团队的运营经验,持续推进物流项目化管理。“以前我们只是单纯按照客户要求执行,做好物流端运输;项目化管理后,客户只需告知发货时间和目的地等信息,前端、后端可全部交由我们处理。”刘夏伟介绍,运营团队专门配备项目经理和驻点服务人员,确保各环节高效衔接、运转有序。
细化发运方案,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光伏项目中,运输的产品材质主要为玻璃硅片。这类材质,无论是在装卸还是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和破损。因此,很多项目上线初期,项目地的工作人员在货物装卸方面总会遇到各种难题。“组件厂希望我们在交付服务、路线勘察、客户体验等环节不断优化,为此,我们结合客户的关注点,推出了更高标准的发运方案,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常州邮政物流业务分公司运营团队黄文亮介绍道。
在晶澳项目上线初期,为了保障项目运营,黄文亮第一时间赶赴陕西项目地,现场组织路勘、车辆入场、铁路站点装卸,确保项目严格按照发运方案标准执行,保证了晶澳首个“公铁联运”项目有效开展。“货物无倾斜、无破损,完好。”发货回执单上的反馈,是客户对常州邮政服务的认可,同时,也奠定了晶澳与常州邮政长期合作的基础。
为了保障在“公铁联运”运输模式中不断降低货损率,常州邮政项目团队多次研究测试,对包装、装卸、运输等各环节形成了一套标准化质量管控流程,多环节控制风险。包装方面,做好货品包装加固;装卸方面,不断改进流程;运输方面,做好防护措施。
常州邮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常州邮政将加快提升仓配一体化、数字化等能力建设,为客户提供“车型匹配精准、配送过程可视化”的专业服务,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助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