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舍予先生和常州民盟书画会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程舍予先生与我同属民盟盟员,长久以来,他的国画造诣和名士风范,使我怀揣着深刻的敬意。
2023年1月2日11点,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常州逝世,享年89岁。
程先生是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常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顾问,刘海粟美术馆顾问、常州画院艺委会委员、常州书画艺术院原副院长。我与他都眷念着常州民盟书画会那红红火火的岁月,有着人生长河中常忆常新的一幕幕一帧帧难忘的时代印象。
上世纪80年代初,常州民盟恢复活动。时任民盟中央主席的费孝通向全盟发出“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号召,倚傍我市著名诗人、书法家钱小山先生的声望,戴元俊、郑珩、胡一飞、丁楼辰、王日曦、言亢达、金扬、戴德培、周慕谷、周仰谷、娄家骐、杨建伟、蒋寿元等一大批常州文化界人士,接踵而至。在画坛享有“双子星座”雅号的程舍予、赵素吾携领着陆迅、李东波、王军、董伟荣、吴建林、屠可达等一批新秀才俊,也加入了民盟行列,老中青三代济济一堂,盛况空前,在常州民盟文化史上,打开了繁星满天、光彩照人的一页。大家聚集一起,谈论的不仅有参政议政,还有书法、印章,还有国画里的山水、人物、花卉和飞禽走兽,这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送书画下乡、进工厂、走军营、到学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团队——民盟常州市委书画会,程舍予当选为首届会长。
一
我了解舍予,始于民盟书画会的活动。程君在正衡中学读书时,有幸拜地方名士施啸岑、庄怡亭先生为师,奠定了学、才、识、德于一体的国学根基,之后,舍予休学,读书、习字、绘画成了打发时间的首选。他选择的书目一定要与问学和生活相关。一日,舍予读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勾起无限思绪,立即从书架上翻出同类诗集,反复吟诵,不断拓宽视界,为人生储纳精神能量。读书日深,他迷上了国画,国画里的意境,是绘画的灵魂,让他摸索着去欣赏拥抱大自然。他同时练习书法,书法同样需要智慧、文化和思想积淀。他从名人诗词中汲取养料,习蝇头小楷,工工整整,一行接一行,一页连一页,其乐无穷。久而久之,读和写的苦练,提高了舍予的国画和书法水平。数十年来,舍予一刻不肯让手眼闲着,以笔为桨,以纸为舟,艺海扬帆成了日常的生活习惯。他存有自信,不盲目崇拜他人,也不随意鄙视任何人,他的心态修炼得出奇宁静平和。
常州一位老领导说过,“常州文化有地域特色,其核心是师傅带徒弟,徒弟带徒孙,一代传一代,一脉相承,盘根错节,无形中形成了常州文派”。风生云起,舍予也有了一帮高徒。研读古典诗词与绘画,以传统中华文化为根,辅以西洋视角。中国画的写意,即以心写情的雅洁、高尚、美丽、理想的境界,感化人的心灵。关于书法,他津津乐道:书法要有法,先有法,后破法,再立法。如于右任的标准草书。而高二适先生有法、破法、但不“建法”,他的法是“无法”,随性而发,自得气象,气贯古今,洋溢着高昂而势不可挡的人格力量。舍予行走在知识的海洋里,不一味强求技能的传授,他是明白人,知道知识的潜行在于创造,传承仅仅是一层纱。
二
民盟是中共领导下的民主党派,常州民盟书画会是从属于盟市委的文艺组织。舍予是名士,自然清楚民盟书画会的属性,舍予又是会长,完全明白会长该做什么。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模范带领书画工作者为群众服务。他当年身边的种种故事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有一次,江阴县璜土文化站邀请民盟书画会举行笔会,经协商,预先打印好参加人员名单,谁知出师不利,主角之一赵素吾病了,舍予噔噔噔冒着冷汗喘着气,直奔西直街四楼赵宅,觅得二幅旧作,笑嘻嘻地上了车。再说一则故事,1999年初,钟楼区荷花池街道办事处为迎新世纪之春,邀请民盟书画会到邮电路社区举办“迎新画展”,社区客气,把参展画家的名字大大小小地印在一张五彩缤纷的迎宾卡上,舍予某高徒见自己名字小了,顿时放下面孔,舍予见状,出自对小辈倾心扶持的考量,也不说话,事后以“出格了”批评该学员。
生活中的舍予,除了诗文书画外,交友、琴棋和球类运动,也是他的爱好。他注重礼数,善于和他人相处,以礼相待,不强加于人,听他人讲话,常以默肯的眼神,“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给他人温暖,决不轻易摇头甩手。与气味不相投者, 也只是口含一支烟笑笑便是。他很重感情,据我所知,郊区语文名师王瑞麟先生也是程宅的座上客。他俩围着一盘棋,一坐数小时,坐到两腿发麻,也不动一动。在个人气质里,他不仅有江南文人的含蓄和精致,亦具高远豁达、潇洒浪漫的名士之风。在我眼里,他是一位有着精深博厚文化底蕴,理性又通达,充满乐观和智慧的兄长。
三
1985年5月,常州民盟书画会在市工人文化宫举办《民盟首届艺展》,拉开了书画会活动序幕。这以后,书画会每2—3年根据党所需、盟所要、时所尚、意所适、情所钟,组织会员搞创作,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会。
书画会工作的开展,大体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书画会曾两次组团赴省书画之乡南通学习交流,又携领本埠农民企业家二进扬州城举办笔会取经;为迎合乡镇办工业的高潮,先后组织南京、镇江、无锡、苏州等地盟内外逾百位书画工作者莅常笔会,同时,为我会书画家开眼界、拓思路、建友情,走出了一条新路。
书画会立足基层,面向社会活动,也相当活跃,仅以1989年为例,举办的美术、书法、篆刻、摄影和集邮讲座、展览以及学习班、培训班等公益活动就有百余场次。再有,程舍予会长和书画会骨干胡一飞、郑珩、戴德培、金扬、史士明、缪法宝、汪柳萍、周慕谷、周仰谷、娄家骐等,在刘海粟美术馆、常州画院美术馆以及钟楼区、天宁区文化馆举办的书法、国画、篆刻、摄影个人展览,也是书画会在常州文化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在李公朴事迹展览馆,常年陈列收藏有我们书画会20位会员创作捐赠的宣传弘扬先烈事迹和精神的书画作品。在武进澄西烈士陵园序厅,镶嵌着一块黑色大理石,鎏金而书:“常州民盟书画会程舍予、赵素吾、赵治平、胡一飞、史士明、戴德培、金扬、杨建伟、陆迅、孟向真、朱丹……发扬革命传统,缅怀革命先烈,为本陵园义务创作书画36幅,情深意重,功垂千秋,当予倡导,特铭石纪念。”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缪法宝,见木一厂常有报废的三角板边角料,灵机一动,赴常州聋哑学校指导聋哑学生学木刻,激活了学生兴趣(聘盟市委常委特教高级教师殷桂春做翻译, 缪作《中国诗书画初谈》讲座),一时传为佳话。时已年逾八旬、早年毕业于苏州美专的汪柳萍受聘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现常州大学)团委顾问,他把昔日在苏州拙政园写生的菊花图谱,整理成《百菊图》展出。是年,常州市第八中学陈敖聚想念书画会的中学美术同仁,想为社会办点事。经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牵线,联系一位搞运输的船老板,约了汪柳萍、袁焕光、孟向真、朱丹连同陈敖聚,在船上搞了别开生面的“水上人家”笔会。写写画画,吃了便饭,也有一点创收。陈敖聚把这笔创收买了几套儿童服装,捐赠给了常州市儿童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