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压岁钱变成孩子的“第一桶金”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5版:常州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徐杨
近年来,有关压岁钱的话题总会在春节期间登上微博热搜,受到大家关注。今年,“三年级小学生攒下70万元压岁钱”“压岁钱依法为孩子私有财产”“别让压岁钱成为沉重的负担”等话题登上热搜,大家纷纷讨论该如何妥善看待、打理孩子的这笔“巨款”。
多年的压岁钱积攒成巨款
“六年级小学生攒下18万元压岁钱”“三年级小学生攒下70万元压岁钱”……今年这类孩子压岁钱攒成巨款的话题引起热议,很多打工人感叹自己辛苦多年的积蓄都远不如孩子,还有人坦言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以万为单位收压岁钱,自然总数大,其实大人也要等额给出去。
实际上,如果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如果一直帮忙打理积攒压岁钱,确实能为孩子攒下“第一桶金”。市民李先生就是一个例子。李先生25岁的女儿今年出嫁,她收到了家里给的45万元嫁妆。
“这45万元就是孩子从1岁到25岁的压岁钱打理出来的,她的压岁钱我们夫妻俩每年都会存起来,会配置好的理财产品,其实每年也就万把块钱,但这么多年积少成多,最后一共攒了45万元,作为嫁妆全部交还给她。”李先生介绍道。
压岁钱依法为孩子私有财产
此前,“压岁钱爸妈先帮你保管”曾被网友评为“世界上最大的谎言”。近年来,关于压岁钱的归属权问题多次被大众讨论。
2月20日,一则“夫妻离婚要求分割2孩子26万压岁钱,法院:无权随意处分被监护人财产,驳回”的消息登上热搜。据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消息:2007年,蔡某和王某登记结婚,并于2012年、2014年分别生育长子蔡某甲、次子蔡某乙。2020年初,两人因教育方式和观念的不同再次发生激烈的争执后分居。分居四百多天后,蔡某再次起诉离婚,并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及蔡某甲、蔡某乙名下相应银行存款,其中蔡某甲、蔡某乙名下的存款系二人成长过程中接受他人赠与所得,共计26万余元。法院对蔡某要求离婚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蔡某与王某的夫妻共同财产由二人平均分割,但对蔡某要求分割蔡某甲、蔡某乙名下存款的请求不予支持,上述存款是长辈基于亲属关系对晚辈进行的财产性赠与,该存款应归未成年人本人所有。蔡某在离婚案件中要求分割未成年子女蔡某甲、蔡某乙名下存款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故驳回该项诉讼请求。
据江苏常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敏介绍,按照中国民法典规定,长辈等给孩子压岁钱属于赠与行为,应当归受赠人所有。据此,压岁钱依法属于孩子的私有财产。但这个规定并不意味着孩子压岁钱完全由孩子随意消费或支配。因为,民法典对此还有相应规定:如果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如果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仅能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购买大件用品或者大额打赏主播等,这些都需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追认。
别让压岁钱成为沉重负担
“压岁钱200元拿不出手,最低600元”“压岁钱发掉了一个月工资”“压岁钱是我不可承受之重”……今年,在社交平台上,有关发压岁钱的讨论升温,显示给压岁钱成了年轻人的新焦虑。不少网友表示,压岁钱初衷是美好的,本身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期望,但当压岁钱“水涨船高”,对一些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还有一部分人互相攀比,让压岁钱的寓意变了味。
“今年我到姐姐家去拜年,带去一个3000元的红包,是给她外孙女的压岁钱。我姐拿了红包,进屋换了一个红包外壳,又转手给了我,作为给我外孙女的压岁钱。”市民杨女士笑着告诉记者,当时她们姐妹俩就笑了,说以后还不如省了给压岁钱这个环节。
其实很多年轻的宝爸宝妈已经不再互相给孩子压岁钱了。“我们要好的朋友过年会带孩子一起聚餐,一起出去玩,但压岁钱都互相免掉了,同辈亲戚之间也是如此。反正都是来回给,直接不给更省事,孩子也就收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压岁钱。”二宝妈妈张女士介绍道。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都会帮孩子打理好压岁钱。“过完年,很多家长会带着红包来存钱,有些外公外婆会直接来开小朋友名字的存单,比专门为孩子开个账户存钱方便,每年一张存单也挺有意义的。”交通银行武进支行理财经理王中娟表示,压岁钱理财具有额度小、周期长、风险承受力弱的特征,建议家长可以选择储蓄、基金定投、配置黄金、保险等方式进行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