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筑牢安全之基 走实绿色之路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把握机遇,引领未来。

2023年,是常州港华立足本土20年的承上启下之年。港华人铆足干劲不断创新、不断跨越,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常州港华事业新篇章。

常州港华荣誉榜

2023年,常州港华铆足干劲加油干,取得了累累硕果:

★荣获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2023年用户满意等级评价五星标杆企业”“2023年市场质量信用AA级企业”称号;

★荣获“江苏省优秀侨资企业”称号;

★荣获常州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明星企业”称号;

★荣获“常州市第五批优质服务品牌”称号;

★荣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城乡运行保障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称号;

★获颁“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

★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客户账务部荣获“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勤业维修点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倪燕军荣获“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周建明荣获“江苏省文明职工”称号;

★王红梅荣获2022年度“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陈运筹提出的《城镇燃气分布式二次加臭操作技术》获常州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

把好“安全舵”拧紧“思想弦”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核心是安全理念的遵循。常州港华不忘初心,始终贯彻“唯安全之道笃行之”的理念,不断增强全员文明服务意识,提升客户的燃气应急处置能力,用扎实的举措、实在的行动,为全社会共同营造燃气安全的良好氛围。

2023年,常州港华计划投资5300万元,对我市的光华公寓、机械新村、锦绣东苑、翠竹北区、北环新村、丽华二村等76个老旧住宅小区实施燃气设施更新,先后完成户外燃气表箱更换出新3.5万户,燃气立管改造更新1.2万户,燃气出地管更新改造7000余处,地下管道改造5.5公里,有效提高了燃气设施的安全保障,消除安全隐患,共建人民满意城市。

截至2023年12月,全市老旧小区燃气设施更新总体进度达85%。据了解,为了避免重复开挖等工程,减少对小区居民出行和生活的影响,常州港华采取与老旧小区整体出新项目同步推进方式进行。尤其是丽华、朝阳片区的原液化气供气管道,这次全部进行了整体更换,彻底解决了原有管道建设标准低、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丽华二村居民朱伯祥说:“小区地下燃气管全部换新,这下,我们安全、用气都有保障啰。”

基础设施投入是安全保障的根本,日常巡查排除隐患是保障安全的手段。“6·21”银川燃气爆炸事故后,常州港华立即行动,联合市液化气有限公司进行全面部署,对市区燃气商业客户逐一进行隐患排查。对液化气商业客户,主要以各站点(储配站、供应站)为依托,全面排查是否存在液化气气液两相瓶,用气环境、橡胶软管和燃气泄漏报警器是否正常运行等情况,对液化气气液两相瓶、双气源再次重申禁令,坚决杜绝混合使用。对管道天然气客户,主要检查用气设备、管道设施、用气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存在天然气液化气两气混用和相邻使用等现象,并重点跟进2023年3月份整改的3户两气混用客户的运行情况,确保燃气客户安全用气。据悉,自2021年全市液化气整合运行以来,现已完成市液化气标准化供气模式,采取公司直营管理方式,将供应站落地,送气工进站,进一步提高液化气日常运输储存使用全流程安全监管,提高安全可控性。

燃气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社区平安,商业街区的燃气使用更涉及到社会公共安全。常州港华积极响应市政府2023年度常州市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实施总部署,积极配合各区政府打造餐饮场所“瓶改管”示范街区的总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优化服务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瓶改管”改造工程。同时,常州港华持续加大安全用气宣传力度,提高燃气智慧安全管理技术,优化客户服务举措,为建设平安常州营造安全、智能、便捷的用气环境。自2023年5月起,常州港华与三井街道联手,全面推进天山花园、绿色家园、巢湖路、绿都万和城和世贸广场5条商业街的“瓶改管”改造工程,全力打造平安商业街区。客户免上门、办理免资料、手续减流程、支出降费用的商业街区“瓶改管”改造施工模式,已成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截至目前,全市现已完成400余户商家的“瓶改管”工作。

2023年12月中旬,常州港华进一步部署“瓶改管”推进工作,成立“瓶改管”工作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设立由总经理为组长的“瓶改管”推进专班,形成“一区一副总,一镇一经理,一场所一方案”的工作模式:每位副总负责一个行政区域政府层面的协调联系,每位部门经理负责对应乡镇、街道共同开展排查摸底,制定“一场所一方案”,同步跟进后期改造计划、公司内部工作流程、施工衔接等各项工作,定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并纳入常州港华年度工作考核,力争全面完成“瓶改管”这项安全工程。

筑好“人才墙”拉满“科技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支撑企业稳步发展的基础。打造一支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质量人才队伍,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常州港华构建员工职业发展多通道模式,从管理、专业技术、行政、技能等方面帮助员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设立“预备队”“人才池”“启明星”“赋能班”四个阶段的人才梯队成长培养规划路径,精准打造员工成才之路。

技能人才站“C”位,常州港华“技”往开来。公司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这些技能人才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常州港华培养出的技能人才众多,他们在港华集团紫荆售后服务技能大赛、省市燃气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在2023年10月举行的市第十七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燃气安装与维修技能竞赛决赛中,常州港华的燃气维修员工秦银成和俞晨分别荣获第一名和第三名;袁责富、华峰等人也曾先后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省“技术能手”等荣誉;刚刚荣获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的燃气安装维修工倪燕军更是为常州港华增光添彩。

近年来,常州港华持续加大专业技术的投入,通过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或改进,优化了工作中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高了智慧化和数据化燃气运行和管理水平,提升了安全运维效率和响应速度。对于管网安全,启用的ABB高精准燃气泄漏检测车犬联动系统,可达到高精准快速检测燃气泄漏,实时显示多种气体浓度的地理信息图,并精准评估泄漏浓度和范围;应用移动视频检测设施系统,对重点项目实现24小时监控,全天候保护燃气管道;应用智能阀井监测系统,实现对燃气阀井运行状况监控的全覆盖。对于管道位置较偏远、人员无法够及(如穿越河流、农田)的区域,常州港华正在研究升级版无人机巡检技术,拟通过挂载甲烷检漏仪、结合大视觉模型识别管线周围重型设备、自定义航线等手段,完成人员检测难度较大区域的巡检任务,实现真正的“无人巡检”,大大降低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概率与燃气泄漏风险。

深秋的早晨,常州旭荣针织厂房屋顶的长方形机器人在光伏板上依次运行,所过之处一片洁净,既提高了光伏板的清洁度,且给企业光伏发电项目降本增效。这是常州港能投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首次投资40余万元为旭荣针织光伏项目配置的清扫机器人,此举每年可增加发电量22万度。后期,常州港能投将继续扩大该项目成果经验推广,加大智慧技术应用,进一步保障光伏项目全生命周期保持高质量运行,为企业客户降本增效。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目前,常州港华正在实施两大科研项目:一是对地下易燃易爆介质管廊的导管泄爆技术展开实验研究,以减小泄漏爆炸事故后果,该研究项目为省科技项目;二是对高响应度、高精度静电检消技术展开研究,成功制作出了静电检消装置,实现静电检消前后人体静电的量化与数字化显示。2023年,常州港华取得各类专利11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2%;取得著作权3件;发表科技论文8篇。截至目前,常州港华累计授权专利55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拥有著作权21件,发表行业领先技术论文36篇。

常州港华全方位人才培养的成功,离不开其多种培养模式的支持:岗位能力指引体系、师徒结对制度、岗位星级技能评定、技能教练团队、内训师队伍等,这些形式不仅传承企业文化,更帮助员工成长。常州港华以智慧和创新驱动,人才为本,育才成才,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用好“规划剑”共筑“绿色路”

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项目支撑,是常州港华夯实事业根基的“法宝”。

围绕安全责任,常州港华于2023年6月13日成立青城基地,真正实现全市燃气维抢修全城全域30分钟到达,为偏远地区燃气安全管控织密了安全网,加固了保障屏。该服务区域内管网长度850公里,其中中高压管网达440公里,辐射面积约340平方公里,区域民用户数达12万户。常州港华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燃气管网的铺设延伸和服务区域的不断扩大,新北区最远的服务范围已经跨过沪蓉高速到达孟河,距离市区30公里左右,如何保障较远区域客户服务需求的及时性、燃气应急处置的及时响应,已成为常州港华必须关注的重点。

围绕燃气主业,常州港华利用我市独有的盐穴资源,与金坛港华、常州新奥、常州产业投资集团等单位合力推进金坛盐穴储气库项目建设。该储气库项目总设计规模为3.9亿标准立方米,总工作气量为2.4亿标准立方米;新建井场2座,新建注采站1座,注气规模300万标准立方米/天,采气规模600万标准立方米/天。据了解,该项目于2023年6月获得施工许可证,预计2024年11月注气投产。目前,常州港华已在部分高压管上建设了分布式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实现重要管道24小时实时监护,今后在管网规划建设时,将在新建高压管上充分考虑同步建设分布式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形成光纤预警网,大大提升高压管的安全性。另外,对高层建筑,采用厚壁不锈钢管作为立管,管道连接采用焊接工艺,从材质和工艺上保证燃气管道的使用寿命和用气安全。

围绕绿色发展,常州港华着眼零碳园区,相继与钟楼、金坛、溧阳签署合作协议,2023年投资近6600万元的17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约为1750万千瓦时。常州港华现正在布局储能、售电、充电桩等业务,拓展“燃气+”综合能源服务领域,走绿色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已初步筛选完成800余家工商业客户,形成了15个重点项目在持续跟进中。其中,中车集团宿舍热水项目、常州市委党校充电桩项目已正式运营。

围绕常州“新能源之都”的建设发展目标,常州港华全力以赴参与推动。腾创科技园是一个大型综合性产业园区,园区建筑面积约378亩,入住企业20余家。常州港华旗下子公司常州长荡湖智慧能源充分发挥自身能源管理优势,根据“新能源之都”的建设要求,拟在腾创科技园配备光伏、储能、充电桩结合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落地光储充放零碳园区示范项目,打造常州首个园区级绿电低碳“虚拟电厂”示范项目,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该规划项目总投资近9000万元,采用“一次规划、按需投资、多次建设”策略,规划光伏12兆瓦、储能10兆瓦/21.5兆瓦时(额定容量10兆瓦/20兆瓦时)、充电桩10个。

温暖有爱的港华人在坚定行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同时,从未停止他们的公益之路。在社区义务植树建造港华义工林;组织无偿献血爱心接力;开展“紫荆公益行”活动,给困难家庭赠送燃气灶;2013年,将原本用于10周年庆典活动的100万元全部捐给市慈善总会,以此来庆祝公司十岁“生日”,2022年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常州港华向慈善总会确定分10年捐款共1000万元……20年来,常州港华一直将热心公益视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公益之路越走越宽!

本版策划:刘艳军 杨俊 周瑾亮

本版撰稿:朱玲云 秋冰

本版供图:胡平 常州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