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新北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赵霅煜 通讯员 李薇 汤晓璐

2023年,新北区卫生健康事业亮点频出,推出全新的“传承孟河医派,振兴中医国粹”项目,推进中医药品牌化发展,并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基层医疗机构加强专科建设、打造功能中心,硬实力、软实力全面提档升级。全区积极开展10项民生实事项目,擦亮“常有善育”“常有健康”“常有颐养”三张民生名片。

据了解,新北区卫健局在全市做到五个率先:率先成立托育服务协会;率先成立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党委;率先实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在基层医疗机构上线手机移动端预约、挂号、收付费功能;率先在基层卫生院建成“智慧消防”系统。

新北区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唐爱民表示,新的一年全区卫健系统将以卫生健康品质服务提升年行动为抓手,奋力谱写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筑巢引凤:中医药事业焕发“新生”

多年来,新北区加快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努力推动孟河医派的品牌建设。2023年,区卫健局打造了“传承孟河医派,振兴中医国粹”中医药优质服务项目,陆续邀请到孟河医派传人及省内外名中医共15人,到孟河中医医院醇正堂定期开展坐诊、带教工作。

坐诊名家有:师承孟河医派的“邹氏肾科”传人、原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博大肾科医院院长王钢教授;孟河医派奠基人费伯雄的第五世孙、费氏医学世家第十二代传人费季翔;贺氏流派传人贺玥,其曾祖父贺季衡师从孟河医派四大家之一马培之;江苏省名中医申春悌……

项目一经推出就引发了不小的反响,吸引了大批孟河镇和周边地区以及市区的居民前往寻医问药。近5个月时间,坐诊专家赢得好口碑,很多患者不仅定期复诊,还自愿化身“粉丝”,拉着亲朋好友组团前来。更有不少省内外的患者被孟河医派历史文化底蕴吸引,慕名前来看病。

从立项到执行,新北区卫健局短时间里落实这个项目并非易事。作为孟河医派的发源地,新北区早已做了多年的积累工作。

孟河中医医院院长谭志平介绍,区卫健局一直在推动孟河医派谱系的修订工作,医院副院长郑光耀是孟河医派巢渭芳的第五代传人,其很早就启动梳理四大家的历史和传承关系工作,多年来在和传人的接触中彼此十分信赖。新项目一立项,局里很快就列出大致的专家名单,为邀请工作打下了基础。新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建生更是亲自带队到南京、上海多次拜访传人、名医,以足够的诚意打动他们前来坐诊。“我们医院协调安排专家的门诊时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把这个项目执行到位。”谭志平说。

“新北区有远见,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回望历史,聚集人气,孟河医派生生不息。”王钢教授感叹,孟河医派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传人、后人众多且遍布海内外,至今还在发展壮大的中医学派之一。从百年前的孟河开始,四大家之间学术交流密切,相互促进,各取所长,最终创造了集体的辉煌。他说,国医大师、孟河医派费伯雄第四代传人邹燕勤决定把传承工作站放在孟河正是出于这一层考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孟河医派的国医大师来这里设站,一起传承、发扬孟河医派学术思想和文化精髓,延续医派的强大生命力。

多年来,新北区重视孟河医派的传承发展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7月,新北区开展孟河医派“杏林优才”培养项目,区卫健局通过推荐选拔,遴选出基层中医师21名作为培养对象,开展为期三年的跟师学习和经方研修,为有潜力的骨干中医师成长成才、展示能力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此外,新北区还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开展健康讲座、咨询义诊、科普宣传等活动,传播与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区卫健局联合区教育局举办系列“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并聘请了5位中医师组成讲师团,走进全区10所中小学开设中医药课堂,深受学生、家长、老师们的欢迎。

强基创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升级

2023年是新北区卫生健康优质服务提升年,在优化医疗资源供给、加速硬件提档升级、基层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展显著。全区大力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累计建成12个专家工作室、8个联合病房,在全市首屈一指。

为改善就医环境和条件,提高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逐步升级。2023年3月,奔牛人民医院启动医院综合门急诊楼改扩建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29600平方米、主体为一栋6层的综合门急诊楼,以及三栋辅助配套楼;同步实施环境绿化、道路、停车位及水电气等设施建设;另对原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室内外装修改造。此外,罗溪镇卫生院的提档升级项目也将完工投入使用。随着魏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虎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T机启用,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CT机覆盖率达70%。

中医药服务硬件提升也全面铺开。目前,罗溪镇卫生院、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被评为基层医疗机构四级中医馆。春江人民医院和奔牛人民医院中医馆成为第三批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其中,三井人民医院在夏季开设夜间中医门诊,是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中的“第一家”,夜门诊已持续3个多月,服务超过3000人次;孟河中医医院孟河医派中医街建设正式启动,医院正积极争创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将成为全市首个乡镇级二甲中医专科医院。

为打牢安全生产基石,新北区提升了1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消防安全水平,全面完成“智慧消防”项目建设。由于相关工作表现出色,区卫健局被评为常州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优秀集体。同时,新北区赋能“智慧健康”发展,加快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升级,实现全区诊疗、检验等数据互联互通,增加医防融合及移动随访模块,推进慢病患者精细化管理。

硬实力提档的同时,各家医院的软实力也在不断升级。2023年1月,孟河中医医院新开呼吸内科与重症医学科,设有专科门诊、28张床位的普通病区及8张床位的重症监护室;现有医生7名、护士8名,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常务委员、主任中医师陈华尧为科室学科带头人;配备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仪、肺功能仪等相关设备。自开科以来,10个月累计出院病人1004人次,其中病危病重34人次。

2023年5月,奔牛人民医院开设泌尿外科,市二院泌尿外科专家李寿春主任医师定期坐诊,并对医院泌尿外科手术进行指导带教,填补了医院腹腔镜下泌尿系手术的空白。至今,医院已开展了近20例泌尿外科的手术,包括肾囊肿、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等。

在省卫健委统一部署下,新北区还积极推进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十大功能中心的建设,其中孟河中医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奔牛人民医院康复疼痛诊疗中心获评“2023年江苏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十大相关功能中心”。奔牛人民医院院长阮敏芝介绍,医院康复疼痛诊疗中心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特色医疗中心,由康复科、疼痛科、中医科合并而成。“在这里,患者能得到综合评估和治疗。急性期疼痛科诊疗,后续康复科介入,再加以中医特色,让疾病的治疗更有延续性,保障全流程管理。”

民生实事:关注重点人群健康福祉

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建设,是擦亮“常有善育”名片的重要工作之一。2023年,新北区在这项民生实事项目上取得不俗成绩:成立了新北区托育服务协会,建成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提前完成“一镇一街道一普惠”全覆盖,每千人托位数全市第一。全区新建改扩建普惠托育机构1家,创成省普惠托育机构4家、省示范性托育机构1家、社区托育示范点1家,培育市级普惠托育机构4家。

此外,新北区还在“常有善育”工程中推进实施“生殖健康好孕行动”,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全区为备孕困难的适龄妇女免费提供3次卵泡监测服务,为有需要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失独、子女伤残)、备孕三孩家庭减免部分辅助生殖技术费用。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区享受免费B超卵泡监测441人,减免次数达951次,减免辅助生殖技术费用13人。

“一老一小”是需要关爱的重点人群,新北区连续多年开展0—6岁儿童孤独症免费筛查工作,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结合“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医务人员走进社区、校园,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强化0—6岁儿童心理行为预警征象的筛查与评估,对发育异常的儿童提供家庭干预指导,定期随访,建立儿童孤独症“筛—诊—康—管”全链条闭环管理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区完成初筛56939人次,累计新增初筛阳性123例、复筛100例,已全部进入干预流程;在罗溪镇珠山村等4个项目实施点累计为2043名65周岁以上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评估,筛查出临界人群109人、高危人群26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干预服务188人。

除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新北区还将心理健康服务全面铺开。新北区在全市率先实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并制定了“三年行动试点方案”,培训并扩充心理服务人才队伍。计划到今年底,全区基本完成区、镇、村三级体系建设,将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

目前,新北区已经成立了区级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并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成立“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基地”。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计开展基层培训7次,培训基层工作人员350余人次;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开设“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培训班”;中心累计接受个体心理咨询服务130余人次……

唐爱民表示,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点,新北区把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将区级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和家庭发展指导中心、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三合一”,并依托“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基地”,免费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科普、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援助等服务,竭力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织密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