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探索乡村振兴苏南模式 打造城乡融合“郑陆样板”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A05版:决胜GDP万亿之城       上一篇    下一篇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出了攀登的高度。

2015年,常州市区划调整,郑陆镇划归天宁区管辖。八年耕耘不辍,八度春华秋实。郑陆镇坚定跑稳“新赛道”、扛起“新担子”,主动融入市“532”发展战略和区“3511”工作部署,不断探索乡村振兴苏南模式,全力打造城乡融合的“郑陆样板” 。

城乡融合“新格局”

今年年初,位于郑陆镇的焦溪大道全线贯通,从郑陆前往主城区只需10分钟车程。

焦溪大道从常焦线交叉口开始沿老路向东延伸,依次与人才路、寺墩大道、河横路、郑陆朝阳路等道路交叉,终点位于焦溪古镇与常焦线交叉处,全长8.342千米。

作为青龙互通与焦溪古镇的重要连接公路,焦溪大道建成后将成为郑陆镇东西向出行的主通道,同时将与常焦线形成互补,有效缓解郑陆主干道路通行压力。

路,代表着开放与活力,一路通则百业兴。

一到夏天,舜山路景观带上就有数万株向日葵如“小太阳”般缀满枝头,成为市民的拍照打卡点。舜山路是通向美丽乡村查家湾的必经道路,这条路以“节奏轻快的原味风景路”为提升目标,最大程度将周边现有的农田、村庄、湿地、河塘等田园自然风光融合于道路景观之中,已经成为郑陆一条网红精品路。

一条道路,见证城乡发展的相融相通。一个规划,构筑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2015年区划调整后,天宁区高起点规划,围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先后研究编制了20余项发展规划,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启动实施了郑陆镇总规修编,同时聘请同济大学、江苏省城镇研究中心等设计单位,研究编制了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规划。

2019年,天宁区出台《“建设常州后花园,打造诗画新郑陆”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通过5年时间,着力构建“一环三轴六片多点全覆盖”的常州后花园格局,形成“好山好水好风光、养眼养肺养心智”的诗画新郑陆。

在规划的引领下,推动生态、产业、交通、文旅、配套等领域融合发展。紧抓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机遇,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科学合理编制村庄规划,打造有风貌更有韵味、有颜值更有气质的美丽乡村。

拉开内联外畅大框架,抢抓长三角、苏锡常交通一体化发展机遇,围绕跨江中轴、常州中环、江阴跨江第二通道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中心河路、舜平路、舜河西路等主干道路建设,全面打通城际路网,实现与无锡江阴、常州经开区的高水平互联互通。打通农村路网毛细血管,着力修好群众家门口的“小康路”。

截至目前,牟家、查家、羌家、董墅等一批村庄规划编制完成,中心镇区“四纵四横”道路全面建成,创成省级生态村21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3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0个、省级绿美村庄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省级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学校2个,建成美丽宜居乡村20个,凭借着“常州后花园”的新格局焕发出勃勃生机。

东部崛起“强引擎”

郑陆镇作为苏南乡镇工业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知名的工业大镇,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乡镇前列。

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蓬勃兴起,郑陆顺势而为、靶向转型,以武澄工业园为依托,积极筹建江苏省天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9年11月,天宁正式启动省级高新区申报创建,将高新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不断推动域内企业跟紧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时代背景,以引进和培育智能制造、核心功能部件、新材料、新基建等项目为重点,实现了省重大项目突破。今年,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批复成立。

在武进不锈的生产车间里,隆隆的机器声不绝于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今年8月,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2万吨高端装备用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项目”在高新区竣工投产。武进不锈关键特种合金管材项目入选2022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元。项目的投产,可解决火电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提升国产化超级不锈钢管的质量及性能。全面达产后,公司预计可增加年销售10亿元至15亿元、利润2亿元。

今年6月,郑陆镇签署合作协议,新模式下的“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在郑陆镇即将开建。该项目是2023年全市重点工程,光伏电站建成后预计每年上网清洁电量16800万千瓦时,未来将打造成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渔光互补“农文旅”项目,谱写和谐共生的乡村渔光曲。

在推进省级高新区的建设中,郑陆镇千方百计引项目。瞄准“1+3+X”产业方向,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等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开展招商引资擂台赛,以赛促干、以比促进。全力推动博路威科技、永昌车辆零部件、金襄新材料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签约落地。

只争朝夕抢进度。抓牢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坚持能早则早、能快则快,重大项目提前介入,项目方案提前研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新建项目应开尽开。严格落实“一周一督办、一月一调度”工作制,“一企一策”制定解决方案,争取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月月出形象,确保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

全力以赴强服务。加强重大项目协调保障和全周期服务,坚持办公现场在一线、协调服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实施“项目担当制”,鼓励年轻干部领办重点项目,集中力量、集成资源专班化推进。探索重大项目审批报批“绿色通道”,全力推动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

实业是郑陆发展最坚实的依托和最强大的底气。今年以来,郑陆镇重大项目提质加速,统筹推进46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超126.8亿元,完成投资37亿元,武进不锈、凯成精密和季子文化传承基地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盛天传动、界达新材、佳尔科仿真等27个项目加快建设,能量方舟、良工阀门、骋海新能源等15个项目签约落地。干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创成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一步干燥、先锋干燥、康进医疗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苏南制冷、神力医用等19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与此同时,全方位多渠道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申报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国家科技创新部专家等8名HW人才,与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合作建立天宁创新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围绕干燥设备、不锈钢管、高分子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郑陆镇党委书记李汉田表示,全镇将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锚定创建省级高新区,两年蓄势强基础、三年起势出成效、五年成势争一流,力争将天宁高新区打造为“锡常协同发展高地、现代生态科技新区”。

守好文化“根”与“魂”

郑陆历史悠久、文化厚重。5000多年前,太湖南北分别有两个重要的区域中心。湖之南是良渚,湖之北是寺墩。

寺墩遗址位于郑陆镇三皇庙村,今年正在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寺墩遗址总面积超150万平方米,中心是一个高出地表约20米的椭圆形土墩,于1973年被发现并命名。在寺墩遗址的前五次考古发掘中,曾出土大量玉璧、玉琮,等级之高在良渚文化时期实属罕见。从考古发现中可以看到,5000年前寺墩的先民们砌泥墙筑屋,已经过上了琢玉磨石的生活。

为提高考古发掘保护和展示利用水平,今年10月,天宁区启动寺墩遗址考古工作站建设工作,并联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方案设计。根据初步方案,寺墩遗址考古工作站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规模约3500平方米,局部两层,主要有展览区、研究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具体包括遗址核心展示区、湿地展示区、农业体验区。并且将建设寺墩遗址博物馆、国家遗址公园等远期目标一并考虑在内,对土地性质、环境现状、交通条件等要素进行了评估。

项目负责人表示,寺墩遗址已列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是常州宝贵的文化财富,天宁区和郑陆镇将全力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离寺墩遗址不远处的焦溪古镇,是目前常州地区唯一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双重头衔的古镇。

近年来,遵循“显价值、轻干预、渐进式”理念,焦溪古镇稳妥开展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历史街巷、历史河道等遗产要素的保护和修缮。重点实施古镇风貌恢复、生态环境整治、文保建筑修缮、景观景点建设及基础设施改造等,还原江南水乡古镇历史风貌。

目前已完成了保护条例立法,8处重点院落的修缮、2条历史街巷的风貌提升、3条历史河道(1200米)的考古疏浚、50余间历史建筑的修缮、8000平方米石板古桥的修复。今年2月16日,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暨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在苏州黎里古镇举办,焦溪古镇入选江南水乡古镇申遗预备名单。

焦溪古镇保护发展中心负责人说,焦溪古镇参与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5年来,持续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善了原住民的生活环境,增强了公众的遗产认知和保护自觉,更为天宁文旅融合发展预留了空间。

与此同时,郑陆还是季子躬耕之地,当前正在建设舜山季子小镇。借助季子文化IP,重点建设季子文化传承交流中心、季子书院等建筑设施,通过“季子文化+旅游”“季子文化+研学”等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季子故里”文旅品牌,实现对季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预计将于明年5月正式开业。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郑陆将牢牢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与“魂”,突出活态传承,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

百姓幸福“看得见”

村庄美丽蝶变、村民增收致富、年轻人“回流”乡村……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在郑陆大地上化为现实。

让农村更宜居。舜山小镇项目、丰北水上基地、牟家雕塑公园、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如今的郑陆,乡村游渐入佳境,一大批成熟的旅游产品汇聚,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闲暇时来到这里,与山水为伴,享治愈森野。

这得益于全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以来,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188项目标任务。在“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中,启动了涂料行业集聚区的建设,推进查家湾、中绛工业园、东塘路工业园的转型提升。坚持城乡一体、生态优先,实施了11条黑臭水体的整治,梧岗村、施家巷村创成市级小微水体优秀片区,董墅村机器河创成全市首批示范幸福河湖,整治宁河村、三皇庙村问题小微水体5个。牟家村、施家巷村创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查家村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宁河村创成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三标融合”考评全面推进,三季度乡风文明测评全市第一,查家村、施家巷村、牟家村、丰北村入选市级红榜村。加快推进“厕所革命”,拆除、改建旱厕71座,新建农村公厕18座。

让农村更现代。初冬时节,位于横沟村的天宁农村宅基地改革示范点建房现场忙碌有序。到明年春节时,一期自建房将初具规模,32户村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幸福在家门口升级。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片区建设中,天宁统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片区整治更新,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横沟村的农村宅基地改革示范试点区域总用地面积约9.3公顷,规划分为三期实现。

实施天宁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片区建设,构建“一区一镇两基地”,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29亩,3个行政村完成村庄规划和全域综合整治方案编制。

让农民更幸福。位于三河口常河路157号的三河口社区食堂开业仅月余,就已得到了老年居民的交口称赞。该食堂面向全社会全年龄层人士开放,从原材料采购到烹饪加工、再到出餐配送,均已实现标准化、透明化管控。社区食堂月初按照时令节气,结合养生、医养营养科学调配菜谱,月中按照老年人用餐习惯及个性化口味需求,动态更新调整菜谱,多方位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

今年,郑陆10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大宁佳苑二期、蒋家头地块安置房加快建设,舜新幼儿园主体完工,季子幼儿园开工建设。镇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优商服务区,推出10项高频事件“免证办”、13项“容缺受理”事项清单,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反复跑”“来回跑”难题。郑陆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运,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浴、邻里互助、康复休闲等养老服务,月接待量超2000人次。开设焦溪社区、梧岗村、董墅村等19个村(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郑陆社区“红枫助餐厅”获央视三台“中国之声”栏目专题报道。郑陆卫生院改建完成,与市一院、三院、中医院开展专科共建,焦溪卫生院与市中医院开展医联体合作。季子幼儿园与常州市机关幼儿园合作签约,郑陆实验学校与局前街小学合作成果显著。

郑陆镇始终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把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深做实,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宗旨,让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百姓幸福触手可及。

本版撰稿:宋婧 王侨 本版供图:郑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