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娜 统轩
近年来,常州海联会紧密联系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海外重点社团,积极宣传介绍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常州的发展成就和各项政策举措;大力促进常州各界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经济、科技、文教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反映海内外各界朋友对常州发展的意见建议;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与协调,协助政府部门维护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为来常考察、访问、投资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排忧解难、提供服务。作为我市开展海外联谊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常州海联会在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具有独特作用的“港澳台侨之家”。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海内外同胞,加强联系、增进友谊、促进合作,为常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推进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是我市海外联谊工作的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常州海联会紧紧围绕这一宗旨开展工作,加大联谊交友广度深度,广泛团结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友我力量,形成了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广交好朋友、深交真朋友的良好格局。
广联深交多点发力
围绕中心工作助力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牵线搭桥、提供服务,是海外联谊工作的重要职责。常州海联会发挥自身优势,为促进常州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的交流合作服务,为海外朋友在我市投资兴业服务,为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及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服务,受到了海外朋友的一致好评,也为海外联谊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积极举办重要活动扩大成效。常州海联会积极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推介我市的改革开放成就和投资营商环境,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在今年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期间,集众智、聚合力,常州海联会协助举办了以“相约龙城 同心聚能”为主题的“六个常州”分会场系列活动。大会期间,我市2个项目入选扬子江工商峰会现场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达80亿元;另有12个新能源产业合作项目签约落户我市,总投资220亿元。借助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苏澳合作对接活动、创业之桥——海外人才常州创新创业洽谈会、“常州等你来”——港澳高层次人才云聘会、“同心同行,云联港澳”港澳代表人士恳谈会等活动,常州海联会不断提升“双招双引”能力水平,吸引支持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高层次人才来常投资兴业、创新创业。
着力深化“常州乡贤”工作品牌。常州海联会大力推动同心聚“能”、乡贤汇“智”,“常州乡贤”工作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为常态化动态化充实完善乡贤信息库,常州海联会建立乡贤工作联络员队伍,编印《常州乡贤信息表》,整理完善乡贤信息635人;将乡贤工作与商会工作、海联会工作等并线结合、融合推进,在成立上海、广东常州商会之际,同步挂牌成立“常州乡贤联络站”,后续还将在深圳、北京等地设站,打造乡贤认可的“温馨娘家”;开展常州乡贤走访行动,走访近20位海内外知名乡贤,加强联系增进联谊,收集整理乡贤建言献策提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积极开展常州籍院士有关工作,利用院士回乡度假、邀请院士返乡参加重大活动等契机,探访拜会多位常州籍两院院士,将联系服务常州籍院士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以春节为契机,联合媒体邀请港澳台代表人士共同录制新春视频节目“天南海北常州人”,向海内外常州人发出慰问信,增进彼此情感联系;与常州盛宣怀研究会、天津大学校友会共同举办天津大学第十二届全球校友大会文化论坛活动,开展“相约龙城 同心聚能”常州乡贤主题系列行动,举办《同心聚能——强“链”补“链”,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乡贤专题访谈等,与各类资源深度对接,不断挖掘拓展“常州乡贤”工作品牌的实质内涵。一大批乡贤倾情投入,支持家乡发展,带动更多先进技术、优质项目、优秀人才落户常州,成为引领发展的“最强发动机”。
有效创建侨务工作特色亮点。常州海联会坚持服务侨胞、服务发展有机结合,打造特色和亮点活动,有效激发侨务工作新活力。常州海联会举办“创业之桥”活动,聚力引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三年共对接600多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荐37位高层次人才获评“龙城英才”,14个创业人才团队已成功落户;承办“海外名校优生江苏行”“相约江苏 创赢未来”全英学联博士团考察活动,邀请60余名牛津、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博士生以上学历人才携项目来常参观考察,精准对接企业、高校和园区;开展走百家侨资企业、访百名侨界人才的为侨服务“双百”行动,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办实事;举办“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数智赋能”等主题为侨服务系列活动、江苏“一带一路”国际法律服务联盟云享会常州专场活动,发挥海内外资源优势,服务侨企走出去;在《美国侨报》《欧洲时报》《中文导报》等海外主流华文媒体刊发常州专版,在《华人头条》刊发常州专题;举办华文教师、华校校长线上研习班,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欧洲园第五期活动等;牵头组织常州大学、省常中等26家单位成立“常州市海外华文教育服务联盟”,组织我市学校与德国、加拿大等国华校缔结29对友好学校。
引导支持海外人士履行社会责任。常州海联会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引导会员主动了解国情市情,推荐海联会骨干成员参加省市各类国情研修活动,进一步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常州海联会在港澳常三地组织旅港旅澳同乡社团成员及港澳同胞召开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主题分享会,承办“同心同行向未来 共助香港开新篇”——在苏香港代表人士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系列活动,组织代表人士开展“爱国爱乡、创新创业”主题研讨,指导港人港企联谊会每季度开展线下交流,促进学习、共同提高;支持常州港人港企联谊会、在常港澳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常态开展联谊交友和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每年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近20次;坚持做好海外统战名人公益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共管理运行唐荆川爱国兴学基金、赵国雄教育光彩基金、沈有国助学基金、刘国钧基金、常州市桑麻光彩教育基金等公益基金11个,基金总额2700万元,五年累计发放资助金额500余万元。
协同联动汇聚合力
激发海外联谊强劲动能
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海外联谊工作的整体合力,是常州海联会的优势所在。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联谊工作,常州海联会积极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优势,加强了与各辖市区及有关团体、部门和高校的沟通合作,形成了海外联谊工作的整体合力。
加强协调沟通,争取各方支持配合。常州海联会积极争取上级海外联谊会指导帮助,争取市委、市政府对海外联谊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海外联谊会重要活动、会见重要客人,市委主要领导每年审阅并批示年度海外工作专报,为开展工作提供重要保证;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开展活动、接待安排、证件签批、经费保障、安全保卫、出入境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与有关部门合作整理汇编常州涉港澳及涉侨政策文件,助力港澳台同胞和侨胞侨眷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有效维护合法权益。
推动资源整合,发挥党派、团体、高校海外联谊优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团体和高校人才荟萃,与港澳台和海外有着广泛的联系,是海外联谊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常州海联会不断加强和各方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重要团队和客人接待,协助开展重大活动;加强对从事海外联谊工作干部的培训,健全完善有关工作规范。常州海联会与团市委共同协作推进港澳台海外青年工作,举办海峡两岸青年环太湖交流活动、苏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百万青年看祖国——江苏行”常州站活动等;依托欧美同学会平台,与江苏理工学院、常工院联合举办“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较好发挥各级团体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增强了海外联络联谊的整体合力。
密切联谊交流,促进工作高效开展。常州海联会中聚集了一大批有声望有影响的代表性人士以及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同港澳台和海外的交流交往,产生了积极效果。常州海联会尽心服务,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建立了彼此信任、通力合作的良好关系,进一步促进海外联谊工作高效开展。
编者按:常州海外联谊会成立于1988年9月,由常州各界代表人士、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中的知名人士及有关团体自愿结成,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联谊性、非营业性社会团体。今年11月,常州海外联谊会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八届海外联谊会领导班子,奋力推动新时代常州海外联谊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