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没有听说过越西。地图上找,这个点在我曾经到过的康定、雅安之南,属四川省西南。
最早听《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总编助理谢梦说道《凉山日报》原副总编何万敏的凉山情怀,听何总说道彝族,都不过三言两语,心中忽就蓄满向往和感动。何总并非彝胞,但他发愿要把中国副刊同仁请去,识得家乡这位深闺佳人。用心筹划数年,越西县发出了邀约:承办2023年全国报纸副刊理论研讨会。“她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现在凉山州北三县(另两个为甘洛县、喜德县)当中发展得最好。越西县汉属越嶲郡,郡治在现西昌市。越西县以彝族为主,民族风情浓郁,你们会感受到的”,对于自己的精神高地,何总介绍得平实克制,我们则好奇心爆棚。
2022年底,越西迈入动车时代。由于车次较少,一票难求,再加上要跟航班衔接,数次买退签改之后,终于在秋日的一天,我们用了17个小时方始抵达——真可谓新时代的“蜀道难”。越西滋味最早来自美丽川航,飞机餐后空姐笑盈盈地夹着一枚中不溜秋黑不溜秋热乎乎的土豆加赠——这一季的新香绵韧好味道,超越我日常所食,在之后越西的行程中,每天都有它,每一次都让味蕾喜悦。
越嶲:请先记住她的名字
嶲,这个生僻字,开启了越西的文化之旅。这个古朴的LOGO被印上了我们的胸牌。
越西又名越嶲,嶲州印象档案陈列馆 ,有“嶲”的详尽解释:乃越西山水形胜之写意。“嶲”上为“山”,恰如高山大岭;中部为“隹”,形似鸟类,喻此地森林广茂,飞鸟翔集;“嶲”下是“凹”,不封口,可比城邑平坝、鱼米之乡,观音水好,嶲水东流。
街面上随处可见汉语彝文双语招牌。“字若蝌蚪”的彝文恍若天书。彝文又称“爨文”“韪书”,是活着的古老文字,是世界范围内仅有的几种自源文字之一,而且有数量不少的彝文书籍存世。经国务院批准的《彝文规范方案》,确定常用的彝族文字为819个,加上表示次高调音节的文字,常用的彝文字共有1165个,没有收入《彝文规范方案》的古老彝文字还大量留存于“毕摩(彝族祭师)”的典籍里。
夜间11点,润如酥的小雨中,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的领导和越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沙马尔基亲自前来接站。温暖中好奇,部长姓名有何奥义?沙马部长介绍说,他是彝族,沙马相当于复姓,意思是我虽然并不富裕但仍然欢迎朋友到来,尔与基是天上的“龙”与“星星”之意。
第二天一早,语音机器人小杜打开窗帘,我惊讶于那么一大排玻璃窗的青山白云!如此窗景,着实奢侈!“每遇青山想异书”,匆匆跳读几页何总新鲜出炉的《凉山纪》,初初感觉彝族文化的神秘厚重。在住处附近的商业街上,我们见到了彝族银器制作优秀传承人曲木克底。曲木是彝族的大祭司出席或去做祭祀时的随从,后来演变成了姓氏。克底是个方位名词,指西北方,跟他母亲相关。曲木老师一边制作银器,一边慢慢悠悠回答我们的提问,面容黝黑的他真诚淳朴,全程没有一句产品推销。
彝族诗人、文化学者阿苏越尔出生于越西一个叫鹿鹿觉巴的村庄,出版诗集多部,获得多种少数民族文学奖项。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马克·本德尔教授译介到美国的彝族诗人诗作,其中就包括他的《听一位老人谈雪》等。阿苏是姓,越尔是名,彝语“牧羊人”的汉语音译。
随车的漂亮姑娘名叫马尔呷莫,她其实叫马海尔呷莫,上学读书时,老师大概为了好叫给简化了。因为这个简化,还产生过误会——有一次,父亲去学校找她,说了名字,却查无此人。在彝语中,马是竹,海是心,结合起来可能是与竹子打交道的工作有关,后来职业演化成了姓氏。尔的意思是动,呷的意思是富有,莫是指代女性,结合起来大概意思是人挪活,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民俗老师吉玉阿布高大健朗,阅历丰富。吉是枪,就是赵子龙使用的兵器之类,玉是化,就是使用枪这种兵器出神入化,技能演变成了姓氏。阿是挂在姓名前面表示亲昵,布是繁盛,寓意子孙后代兴旺昌盛。
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有同仁老师每天晨跑,并将此视为驻留某地的“深呼吸”;我则会找家亲民小店洗个头,“新沐头轻感发稀”的同时期待丁点儿灵感来袭。曲慕造型的发型师即合伙人也是彝族姑娘,她穿着现代时尚,腕上带着银镯,洗头时不时碰到陶瓷台盆,声音清脆悦耳。女发型师平素极少碰到,我夸她特别,夸她的创业精神,她很开心,说是在福州学的手艺,这个店新开不久。
酒店前台、售楼小姐、环卫工人、货车司机、路上行人……在这里,你遇见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彝族同胞,在这里,彝族人口占比超过80%。在这里,你才是不折不扣的少数民族。
11月20日,彝族新年开始,27日,我跟越西县幼儿园园长苏丹道一声“库史木萨(新年好)”,她回复的是“库诗穆萨”,汉字博大精深,用来音译彝语,真是辽阔无垠。她是彝族,取了汉族名字,这位州三八红旗手正在西昌出席妇代会。“身体扛不住的时候,那就让意志帮你杀出重围”——这是她的日常——忙碌到飞的日子。
副刊大伽:乐为越西代言
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凉山彝族地区彻底废除奴隶制,进入崭新的社会主义。千百年来贫穷落后的越西,“一步跨千年”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跨越;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后,经多年接续奋斗,2020年11月,四川省批准越西退出贫困县序列,越西“脱贫奔小康”,实现了社会文明的时代跨越。
行走在文昌故里,寻幽在零关古道,在普雄的稻田果园里,从绣娘的灵心巧手中,副刊人记录劳动的艰辛,拍摄丰收的豪情,体察彝族歌舞的奇妙魅力。大家兴致勃勃,争相为越西代言。
我抓拍到一批同仁满意的照片,一是因了老师们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由于国产华为手机的美颜镜头恰到好处,最大的原因还在于越西山水与彝族风情的陶冶促发。彼时彼刻,大家忘却了伏案码字的辛劳,没有了制作爆款的压力,《彝家幸福谣》唱起来,达体舞跳起来,怎么能不心花怒放?副刊一家亲,肩负共同使命的副刊人,怀着一致的人文理想,惺惺相惜,笑由心生,也就容易拍出“松驰感”来。
当加入大群的越西县领导亲自推荐特色农产品,同仁们争相下单。苹果、苦荞、花椒、菜油……飞向五湖四海的每一份订单都是激赏,都是支持。
短短数十天,副刊人成了口碑推荐人,越来越多的游客经由大气磅礴的副刊美文推介而选择越西。
寻访节点:传统彝族节日
每每在办公室面对屏幕老眼昏花之际,我就脑补越西酒店那么一大排玻璃窗的无比奢侈的青山白云。惜乎在越西短短数日,多为阴雨天气,我们末及看到她艳阳下的旖旎。没去之前,觉得越西神秘;这次行程云遮雾绕,“出山云满衣”,归来越觉神秘。
拜读何总的《凉山纪》,心生敬佩:这是要写《凉山传》的节奏。由他导读,林耀华先生的《凉山彝家的巨变》、林茨先生的《百褶裙》已购,在读。关于越西,越学习越是心生欢喜。
阿苏老师十分享受两个民族的节日一起来过。彝族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 有彝谚云:生在火堆旁,死在火堆上,在对火图腾的敬畏与崇拜中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彝族火文化。2006年5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申报的火把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是火把节,人们耍火把、斗牛、摔跤、赛歌、赛马、跳舞,到处是"火的旋律、歌的海洋、力的角逐、爱的升华"。阿苏老师的诗歌《火把节》脍炙人口:一月里最好的日子/跳下我们的手指/一生中最美的火光/照亮我们的村庄/盛开的百褶裙如花似玉/成长中的玉米撒下花雨/一束束火把,一年年相遇/烧死地上的虫、心中的苦/这一天,亲爱的朋友啊你还有多少喜悦/要对神灵诉说?
日前,凉山官宣,明年多休16天!这个民族自治州的特色福利,引发诸多网友歆羡热议:火把节、彝族年、州庆、民族团结进步节,如何盛大的彝族节日?着实令人神往!云山万重,寸心千里,下一趟越西文化之旅,我计划安排在这些节日。再做一回少数民族,我要遇见越西艳阳高照,我想掀起她的美丽面纱,我会一遍一遍说卡莎莎(谢谢),我将时时默诵孜莫格尼(吉祥如意)。
①②乐为越西代言的副刊大伽
③④越西县幼儿园2023彝族年活动中的孩子们 苏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