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潮起“两湖”势正劲 勇攀“高新”再奋蹄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风潮“两湖”,浪起微澜;栉风沐雨,奋楫笃行。

2020年11月,钟楼高新技术产业园经市政府批准成立,邹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021年4月,“两湖”创新区振翅而来,双重机遇在高新园叠加,给了邹区一往无前的信心与动力。

乘两湖之势,启发展新程。三年来,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邹区镇)抢抓机遇、砥砺前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持续跃升,产业发展质态实现阶梯跨越,区域发展格局实现大幅转变,为省级高新区创建集聚起澎湃动能。

向高而攀、向新而进。在高新园,一批批重点项目,一处处地标美景,一群群青年人才……涌动的活力让高质量发展气血更充盈。三年间,无数改变汇聚在一起,钟楼高新园正在成为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引擎”。

发展格局全域拉开的三年

秋冬之交,迎来一年中色彩最斑斓的季节。微风摇曳,树影倒映在大运河水面上,在运河处远眺,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展现在眼前。

如今的愿景,早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擘画。坚持规划引领、找准方向定位,高新园三年来编制总体规划及概念性规划9个、专项规划15个,从总体到专项、从战略到产业,构建起了“顶层有引领、底层有支撑”的空间规划体系。

发展总在承续中前进,唯有用心提笔刻画精准的未来坐标,才能奋力描绘发展的宏伟蓝图。

交通先行,拉开城市骨架。在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钟楼段现场,建设进度正有序推进。三年来,高新园的交通体系已然重塑。从镇域看,“八横八纵一环”路网格局已成型,发展“骨架”进一步拉开。从市域看,腾龙大道、中吴大道西延2条快速路贯穿高新园,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落位高新园,西部城区即将由龙江路高架时代迈向腾龙路高架时代,“西大门”变身“西二环”指日可待。从全域看,常泰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规划过境,2小时通达长三角重点城市群的未来可期。

迎风起势、谋定快动。在重点打造的面积11.5平方公里的高新园核心区,空间承载充足,“生地”变“熟地”。整理出工业用地近30块,超3000亩,同时还配套规划了产业邻里中心、科研办公、仓储物流等配套用地,满足多功能投资需求。

在核心区还有着全面的产业配套:谋划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220千伏变电站等配套设施,解决能源之束、排污之忧;钟寓、光点·璞园等3.6万平方米品质人才公寓建成交付,满足投资引才安居之需。

经济实力稳步增长的三年

11月21日,钟楼区“两湖”创新区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攻坚月启动暨美宜佳华东区总部及仓储运营中心项目开工仪式在高新园(邹区镇)举行,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为全面落实市“532”发展战略和“两湖”创新区建设、推进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脊梁”。在高新园振中路与腾辉路两侧,放眼望去,塔吊林立,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在马路另一侧,江苏双马公司水平定向钻具和海洋钻探工具智能化工厂项目即将竣工,为高新园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三年,高新园高质量发展成果日益丰硕,实现“三个突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1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10亿元。实现“三个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15%,实际到账外资年均增速超80%。

经济数据跃升的背后还有项目的支撑、高效的服务。三年来,高新园累计招引项目21个,总投资超15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5个、省重大项目4个、市重大项目12个。今年全区4个省重大中高新园占据3个,17个市重大中高新园占据10个,省市重大项目数量约占全区的70%。

让土地不再空置、项目不再等待。作为全市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试点,裕兴项目在土地摘牌后仅用30小时即完成“五证三书”办理,刷新了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纪录。奔跑的速度背后,是高新园(邹区镇)重大项目推进的铁军风采。

产业质态阶梯跨越的三年

沿着振中路向西穿过扁担河,一栋栋亮丽的高标准厂房跃然眼前。这里是东久新宜在高新园打造的华东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约5亿美元,创近年来钟楼区利用外资单体最大项目纪录。

不仅是东久新宜,美宜佳、恩都法等31个省、市重大和区重点项目接连落地,裕兴薄膜、华日升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三年时间,高新园的产业质态发生了阶梯式跨越改变。裕兴、华日升、华威新材料、立创等骨干企业强化研发创新、突破核心技术,新型膜材料产业持续壮大;恩都法、杰特塑业、科达斯特恩等一批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增资扩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如虎添翼;美宜佳、东久新宜等现代智慧物流项目纷纷落户,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质赋能。围绕“两新两智”主导产业,三年来高新园累计完成用地类项目招引21个,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5个、超3亿元项目12个,总投资额149.1亿元,用地面积1619.8亩。

传统产业也在发展中悄然升级。今年9月,高新园成功举办2023中国·邹区照明博览会,新光源、新照明产业不断提档升级,一些新业态、新变化也悄然兴起。5月27日,盛德鑫泰超级不锈钢项目竣工投产,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形成年产40000吨不锈钢、合金钢类高品质无缝钢管产品的生产能力,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在此之前,盛德鑫泰于2020年9月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实现本土企业上市零突破。

科创能力持续积蓄的三年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随着去年盛德鑫泰、华联医疗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园国家级“专精特新”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同时,三年来高新园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长至12家,创历史新高。

科研力量升级加码,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能级不断提升……三年来,钟楼高新园集中资源、聚焦发力,创新能力“实效”与“长效”并进,有效高企数达1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市级瞪羚企业12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3.97件增长到25.5件,增长近一倍;新建、盘活各类载体20余万平方米,雅创·科创谷正式投运,博济·智研谷获评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及以上“一室两站三中心”累计突破20家。

今年年初,诺亚方舟“国家级中华绒螯蟹新品种研产销一体化”项目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全省唯一。高新园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向前,实现“四个翻番”:“四上”单位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新增发明专利增长率实现翻番,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翻两番。

三年来,人才集聚“质量”与“数量”齐升,市“龙城英才计划”创业型领军人才由3位增长到11位,翻近两番;省“双创”人才项目获立项1个,实现零的突破。同时,围绕“1+2+1”目标,做优配套保障。依托“1”个驿站,建设青年驿站100套;改造“2”个项目,光点·璞园改造投用并获评市三星级人才公寓,钟寓国际人才社区700套公寓完工投用;新建“1”个项目,推动钟楼创新产业园配套人才公寓建设,增强高新园人才磁场。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高新园正以开放创新的奋进姿态奔赴星辰大海、勇攀科技高峰。

城乡融合华丽蝶变的三年

走进今年9月刚刚交付的现代化新农居泰村家园,粉墙黛瓦,碧波荡漾,处处透露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跨过一河之隔的新孟河滨水步道,全省首批特色小镇——殷村职教小镇映入眼帘,这里书香气息和青春活力同时迸发,散发出无限的活力。

在几分钟车程外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诺亚方舟、王婆果业、佳农探趣、临溪农庄等田间生活照进现实。夜幕降临,驱车往东,此刻的东方大道已然花灯如昼,热闹的夜生活拉开序幕。

城乡美景令人神往,高品质的生活配套同样不负期待。有光实验学校、邹区中学、卜弋幼儿园等中小学校崭新启航,逐渐成为高新园的最新亮丽风景。邹区人民医院新大楼今年建成投用,依托常州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优质资源,居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环境和诊疗服务。

此外,高新园还聚焦生活需求,构建了15分钟的阅读圈、健身圈、文娱圈。泰富嘉园、嘉宏星光城等高端小区汇聚;泰富繁华商业圈,星巴克、麦当劳等一线消费品牌云集,高新园首家五星级酒店——铂尔曼酒店即将建成投用。

今日的高新园,城乡之间差距持续缩小,一幅既有现代气息又有江南水乡风韵的美丽图景在高新园生动呈现。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的三年

10月20日上午,卜弋花园小区187户动迁居民陆续拿到409套不动产权证。这是钟楼区定销商品房性质的搬迁安置小区首次集中办理权证。

今年以来高新园(邹区镇)把主题教育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真正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新园(邹区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围绕主题教育实行整改整治问题项目化管理制度,聚焦解决定销商品房权证办理固有难题,区、镇、村“三级联动”,围绕分配析产、登记备案等不同环节,召开工作推进会和意见建议征询会5场,联合区住建局、区税务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现场解决问题10多个,成功率先试点开展定销商品房权证办理。

三年来,高新园(邹区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立足“两湖”创新先行区战略地位,聚焦创建省级高新区发展大局,建强基层堡垒、狠抓干部培养、推动产才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未来,高新园(邹区镇)将更加坚定不移地以新思想新理念定向领航,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加强自身建设,为全面落实“532”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四大功能区”建设、推动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贡献高新园力量!

本版撰稿:何一智 周晓玲

本版供图:陆士卿 邹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