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秋日,不仅仅因为它有刹那间落幕的温馨,而且还能感悟出昙花一现的烂漫。
于是,我踏着梦醒后的兴致入景,在秋日里去寻诗意的人生韵味。
曾经,我游遍烟雨的江南,体味徽州古县城的悱恻缠绵。而今再一次与你邂逅,依旧是喜欢你的容颜,喜欢你的坚守,更是喜欢你承载着的一段文明史;当然,那是人类共同的、面对宗亲血脉的沧桑。
二十年前,我从古“渔梁坝”沿着一条河流——练江,来到歙县(古徽州),体味到徽商成熟男人坚硬的内心,体味到激荡魂魄的徽派建筑美学,我写下了散文《没有远去的老街》。
我知道,河流需要大地提供足够丰富的皱纹,用以支付那些源远流长的阅历与不断消弭的时间。现在我又一次站在你的身旁,开始又一次的旅程。然而,我的目光不再关注河流的蠕动、河流的咆哮。我在远眺、或者是目送远方,与歙县有关联的良知。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古徽州的河流上能够腾挪出一座跨越练江的“太平桥”、一座难以攀越的古城墙、一座气度不凡的八脚“许国牌坊”。
秦朝置县,宋朝设府,绵延千年。“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之乡”“中国牌坊之乡”“徽商故里”;儒学教育不断,科举登第不断增多,自唐至清共取进士770人,其中明清两朝进士623人,列安徽各县之冠。这座城形成了太多的肌理,孵育了太多的质朴。我许多次盘桓古县城,仿佛是倾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中国画史进入现代领域竖起一块新的里程碑的“人民艺术家”黄宾虹先生的诚挚教诲。不止于此,在歙县还寻访到我大学老师,现代语言学家胡裕树的踪迹,其主编的《现代汉语》曾经刻骨铭心地伴随着我整整一个学年。我把这个信息发在微信朋友圈时,当年的同学们纷纷留言:向我们亲爱的老师致敬。
清代李光庭于道光末年所著的《乡言解颐·人部》中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的,歙县丰厚的文化土壤必然抚育出华夏大地的中国脊梁。比如:核武器事业开拓者程开甲、针灸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现代气象科学开拓者章基嘉等。往往人们愿意用风景来认识山,因为它是流云启程、夕阳歇脚之地,它以凝固的形态勾勒动感、以视野描绘曲线。千百年的灵魂可以让千万年的星光和月色弯曲,等待或者坚持中褶皱出力量。所以,面对他们,我好想说出赞美二字。
在歙县博物馆与凌慧婷第一次相遇,我便觉得这是一个心里写满故事的女孩。朋友介绍:她属狗。2016年大学毕业后做过媒体、学过古琴、爱上茶艺,之后还是从省城回到家乡歙县创业。她骨子里继承着先辈倔强好学的精神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她走上了茶人之路。经过不断地去杭州、苏州拜师学习,获得中级茶艺师、高级香道师资质,特别厉害的是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十二手工药香制作技艺第二代市级传承人的荣誉称号。我受邀在她的茶室品尝到两款茶:一款是“滴水香”绿茶,香气醇厚,口感爽鲜,说是自春天采制后并没有进行冷藏保存,而此时依旧清绿碧翠,说明其鲜叶与制作工艺有特别之处;另一款是“珠兰华翠”红茶,水注入后,顿时馥郁氤氲珠兰之香扑鼻而至,汤水显浅棕色,香甜味醇。一旁的茶艺培训师汪园园介绍说,这款茶是从传统发酵技艺中改良而成,市场反响相当不错。凌慧婷这样介绍:这些茶产自歙县大谷镇木岭村上阳尖山,海拔1600米,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茶树,目前仅存20多亩。
凌慧婷和她的团队将这20多亩作为示范田,带动并且辐射周边800多亩茶田的山农们走上致富路。
在歙县有这样一位中年人为历史的影子打开了一扇窗。
周奎,自嘲曾经是“一个不安分的孩子”。古老地域文化的吸引,幼小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的耳濡目染,加之天生对老物件、古董有好奇心,很多年前他渐渐迷上了收藏,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精力。常常会看中一样物件,因为囊中羞涩,不得不一次次忍住饥饿,省下口粮钱。已是知天命之年的周奎突然发现,歙县以及周边地区近年来新建高速公路、铁路,兴修水利、城镇扩张,许多老宅、旧屋尤其是徽派建筑面临拆迁毁坏,一种社会责任感随之在他心中油然而生。“抢救”,他将心底的思念当作寻求生命的执念,与沉甸甸的空间相望,企图坐拥高处让历史走进心灵的版图。
在一个清晨,周奎苏醒后,面临着一个渴望的幽香。完整的32幢徽派老宅祠堂、官厅、书院和诸多的古徽州门楼、木雕、石雕、砖雕物件成为他岁月的肌体,代价是,花去了几十年来点点滴滴收藏的三千多件藏品的三分之二。周奎没有叹息、没有后悔,他认为祖先的血脉有了一个归属和安身之处,徽派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下一步更好地发扬光大。
“拙园”,已成为一座收藏明清徽州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现代文创产业公园,保留了以宗亲家族血脉关系为纽带,经数代繁衍而成的徽州民居群落。空灵,枕山傍水,浓郁的徽派灵魂,这就是他用心血换来的现实。周奎先生告诉我:拙园如今已经成为歙县新城市的名片。
每一根木料、每一块砖,周奎都能平静地如数家珍地道出一段辛酸。有时会很累,但是不会停歇,继续站稳,久久地抱住信念不松开。别理会下一刻的忧伤,他往往是带着还没有消逝的花香、新鲜的伤口,朝着太阳的霞光方向摆好姿态,如同一朵茁壮的向日葵。
秋日我与你相遇,并且欣赏。与一代代徽州人相遇、相知,我懂得,他们就是这样执着,将对家乡的爱抚进行到底。
或许无可厚非,生命本来就是为了相遇生命而存在,但,你们把瞬间带到了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