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伴我人生路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的家乡金坛终于在2023年9月28日正式开通高铁了,特别令人欢欣鼓舞。
若说在10年前,我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金坛会通火车,而且是高铁。毕竟修建一条高铁,耗资巨大。
若说对火车的认识,就我个人而言,大概只能从1985年10月底应征入伍,乘火车赴吉林蛟河军营算起,因为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真实的火车,而且乘坐了,并且一坐就是3天2夜。
那年10月30日上午,我们同批入伍的78名金坛籍战友,在常州火车站广场,早早吃了常州军供站送来的快餐式午饭,在部队3名接兵干部的带领下,有序上了一列绿皮火车,开始了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远行。
这是一列普通快客,实际上可以说是一趟慢车,凡属一些大的集镇及所有县城都得停靠,要说它的平均时速大概只在80公里左右。尽管特别慢,可我们几乎没什么怨言,因为它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凡列车停靠,我们都要把窗户抬上去,伸头向窗外观望。站台上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耳膜,有卖水果香烟瓜子盒饭的,有卖馒头麻花糕点茶叶蛋的,也有卖煎饼烧鸡猪爪的。
小商小贩们都很热情,他(她)们贴近火车窗口叫卖,引得战友们纷纷掏钱购买。一路走,一路买,一路吃,一路欢笑。即使深夜来临,大家也无比兴奋,没有丝毫睡意。这3天2夜,我顶多眯了两三小时。一路观看到了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辽宁、吉林的风土人情,可谓大长见识,大饱眼福。
像这样的慢车我差不多一坐就是10多年。即便是1987—1991年我在西安读军校时,寒暑假回金坛及学期开学后返校,差不多也全是乘坐这样的绿皮火车。那时绿皮火车烧煤,在火车行进过程中只要将窗户打开,那乌黑的煤烟粉尘就会侵满车厢的角角落落,哪怕你皮肤再白再水灵,要不了多久,那被劲风所裹挟的粉尘颗粒定将你变黑。
那时年轻,我乘火车的最大愿望是能买到硬座,而不是卧铺。买卧铺票一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二是难买着(软卧要达到一定级别且需有证明),三是义务兵及非干部学员身份也无法回单位及学校报销。即便是硬座也常常难以买着,尤其是在春节期间。记得有一年我休完春节探亲假,从常州乘上海发往长春的普快列车,没买到硬座,上了车以后,只见车上人挤人,人靠人,就连厕所都站满了人,简直到了不可思议难以形容的程度。记得一位女士想去方便,几乎要给那几位大爷大哥下跪。在这样拥挤的车厢里,你差不多可以站着睡觉,因为后面有人顶着你,前面有人挤着你,你根本倒不下去。那一次我直到长春下车,也未能有座位,整整站了27个小时,站得脚面浮肿。
其实那时也有所谓特快,如上海到哈尔滨来回对开的k55/k56次列车。只是它的票价高,票更难买。即便是这样的特快,平均时速也在120公里左右,它快的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在县城及以下的站点一概不停,节省了诸多停靠及重新发车的时间,而且普通快客常常要为特快让道。我乘特快从常州到长春,差不多能节省五六个小时。
不管怎么说,绿皮火车并不是条件最差的火车,毕竟有厕所,有茶炉,有座位,有卧铺,有吃食可买。而闷罐火车上则什么也没有,它就是一个带推拉门的大铁皮货厢。记得1993年春节刚过,我所在的吉林延吉机场跑道需全面翻新,天黑时分,我们团大部地面工作人员乘闷罐列车,转场至黑龙江牡丹江机场,只记得,车厢里当时只有一层铺垫的稻草和用来生火取暖的一只煤炉子。夜晚,天气格外寒冷,我盛满的磁化杯水全部冻成了冰坨子。晚上打开被子睡在稻草上,更是冻得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要方便只能打开点门缝,让人拉着你解决。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进入新世纪以后,就增加了一些靠燃油和电力作为动力的火车,运行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从180公里/小时到250公里/小时,大大节约了旅途时间,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那时,我已经从部队转业回地方,不再需要年年乘火车坐长途。
当350公里/小时的高铁时代来临,我兴奋不已。在这10多年里,我来回乘坐了很多趟高铁,感受着它的快捷、干净、舒适。我记得原来乘绿皮火车从常州到北京要20多个小时,而如今从常州乘高铁到北京只需4个多小时,如此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只有我们中国能够做到。
又听说,时速高达6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也早已投入试验阶段,想必未来的列车一定会更快更好更舒适。
如今,金坛已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它与周边的上海、南京及安徽等省市联系更加紧密,更有利于金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有利于金坛的经济腾飞和跨越,更有利于金坛与周边地区开展人文交流,同时,它更加方便家乡人民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远方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