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水星无法脱离自己的轨道,也无法更接近太阳。它从最初的靠近,中途的挣脱、柔弱,却带着倔脾气地一圈圈较劲,到最终的遵循原有轨道相伴太阳运行。
这种天文特征,就好像长辈和孩子间的关系。童年时代最初的亲昵,青春期的反叛、远离、柔弱,却带着倔强巡回地较量,最终以不远不近的距离互相扶持陪伴。
那年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看到一则报道:有个男生说自己在地震后发了条朋友圈报平安后就睡了,第二天醒来,手机里有二十几个来自爸妈的未接电话,回拨过去,一秒就通了。才想到爸妈根本就没看到他那条分组可见的朋友圈,而焦急的父母彻夜未眠,一直在等他报平安的电话。
每次出远门,爸爸总要等我飞机平安落地后才会睡觉,有时航班延误到凌晨,他就熬到凌晨。每次我落地后开机,收到的第一条消息一定是他的。自从学会了用软件查看航班实时路线,他就会向妈妈报告我的航班动态。而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却是:“快睡吧,我都这么大人了,不用担心的!”
2
总是不理解。从过去,到现在。
那年40摄氏度高温的暑假,我重感冒烧到和天气一样的温度。
那是妈妈出差的第一天,家里只剩我和爸爸。晚上快睡觉时,爸爸说:“你生病了,今天不能开空调了。”火炉一样的天气,这句话仿佛火上浇油,让人一秒变成快要爆炸的河豚。我热得灵魂出窍,而他却举着把圆扇子气定神闲地摇啊摇。
我很委屈,觉得他不够理解我,于是关上门,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我当时想,作为最亲近的人,我们思想上却隔着汪洋大海的距离。他有他的想法和坚持,我甚至觉得亲情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子女的一种绑架:因为你是他的子女,所以你不得不听话,不得不站在他的角度去想……
我坐在飘窗上看着夜空,灯火一盏接一盏地灭了,就像那些苦恼,一点点散了。
夏夜晚风从来不凉爽,扑面而来的都是滞怠的人和事,耳边只有空调挂机和风叶加速的共鸣。偶尔,知了和不知名的虫雀趁着四下无人胆怯地鸣叫几声。
窗外,昏黄的路灯下,一位新手爸爸带着刚学会走路的儿子在草坪边散步,小宝宝穿着鹅黄色的背带裤,圆润的小手被爸爸拽着慢慢移。这时,爸爸弯着腰,一只脚试探性地踏进草丛,小宝宝模仿着,也伸出一只脚试探地踏进草丛,但又很快收回,然后仰头对爸爸笑。
见此,不由得想起一个小故事:
一位妈妈问3岁儿子:你今年几岁啦?儿子:3岁。妈妈:那爸爸几岁啦?儿子:3岁。妈妈:爸爸为什么也是3岁呀?儿子:因为我出生那天,他才成了爸爸呀!
其实,我3岁的故事爸爸也总是提起:1998年,我也3岁,一天,爸妈要把床从门口搬进房间,见他俩抬得吃力,我屁颠屁颠跟在后面叫着“囡囡帮帮!”
2001年我6岁,和爸妈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去北京。凌晨五点多,天安门广场拥挤的人潮里,爸爸把我高高举过头顶看升旗,我在上面看,他在下面开心地笑,虽然他什么也没看到。
2004年我上四年级,有天放学后和玩伴在小区玩得忘乎所以,晚上六点半还没到家,那时学生没有手机,着急的爸爸沿着我放学的路找了几个来回没看到我,焦急中报了警……
2010年我初中毕业,爸爸带我去张家界猛龙洞漂流,当皮筏艇漂到一个陡坡急流处时,撑筏船夫突然一跤滑进河里,失控的筏子瞬间载着我们随湍急水流连下好几个陡坡,船夫在后面拼命游也赶不上。我一脸惊吓地问爸爸:“筏会翻吗?我们不会淹死吧?”爸爸说:“别怕,爸爸保护你。” 他一边说,一边急中生智撑起长篙,用力抵住水底的泥沙。
2011年8月,我15岁生日前夜,当时我们全家在看电视,央视《探索·发现》正播放关于外星人UFO的纪录片。我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要是能看看星星就好了!”第二天,爸爸很晚才下班回家。一开门,我看到他肩上扛着一架天文望远镜,见到我,一脸疲惫的他顿时眉开眼笑,顾不上吃饭就带我去阳台看星星。
2012年小高考,考完辅修四门后,我筋疲力尽,一回到家,意外看到爸爸藏在衣柜里的礼物——一把尤克里里的古典吉他。这件宝贝,之前我只是偶尔流露出喜欢而已。
2013年高考,我考完最后一门走出考场,爸爸站在众多家长前面,手里捧一大束鲜花。
大一,一个周六上午,爸爸做了热腾腾的饭菜放在保温盒里,突然坐一小时高铁出现在我宿舍楼下。
还是2013年,假期回校,换了个火车站下车,且地形较为复杂,加上又分不清南、北广场,爸爸怕我下车摸不到转乘路线,竟临时手绘一份交通指南给我带上,因为怕我弄丢,他还用手机拍照“复制”一份存在手机里,以便随时发我备查。
……
点点滴滴的过往,电影般一幕幕从眼前闪过,每一帧留下的其实只有他的好。
从飘窗上下来,我打开房门,爸爸正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沮丧而懊恼地站在门口束手无策,他手里端着水杯,眼睛抬起却又不敢看我,浑浊的红血丝若隐若现。过一会儿,才轻轻说:“天热,感冒要多喝水……”
这一刻,我眼泪一个劲往下掉……
3
如果一颗恒星运行到黑洞附近,它就会被撕得粉碎,这种现象在天文学里称为潮汐力瓦解。这样,一些恒星碎片会被抛出,其余碎片会被吸入黑洞内部,从而触发一个持续多年明亮的x射线耀斑。
虽然做子女的常常认为家长专制,却没有想到父母可能是在通过这种不算恰当的方式企图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尽管效果也许会适得其反。
有时候,子女想表达却又碍于面子说不出口,往往让家长觉得怎么孩子越长大,却越和自己陌生呢?
当爸妈离我们的距离过分相近时,我们的偏执、易怒、戾气、反叛,便会过多地折射出来,像荆棘带刺般扎向他们。
因为跟不上我们的脚步,不知道孩子们每天在干什么。他们总喜欢刨根问底,比如,孩子因为什么笑?因为什么不开心?
所以,每当我一换微信头像,爸妈就会问我这头像什么意思呢?而我恰恰什么都不想说。
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有时候像海啸,让子女溺水窒息,似乎失去了一定的距离和自由,随时会演变成恒星与黑洞的紧张关系;又或者像温水和青蛙的关系,青蛙们在温水里呆久了,一旦进出别的水域,就会软弱无力。
于是,我们总是既渴望他们的爱,又渴望他们不那么爱。
4
遥远的月亮每年都会发生一千多次月震。只不过,每一次月亮轻颤,地球上的人却浑然不知。
就像爸爸对我说的话,对我好的那些细节,哪怕一点点的风都能让我在心里掀起一阵惊涛骇浪,但我却很少表达。
他们总是过分担忧着你,而你恰恰什么都不想说。
岁月过往,日复一日。每一天,水星和太阳之间、我们之间,所有的亲情之间,和谐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