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在无声战场不懈“追踪”的警队画手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6版:警方 上一篇 下一篇
□顾燕
张瑜,36岁,2015年开始担任红梅派出所辅警,从事视频研判辅助工作。从小喜欢画画的他,因为观察能力特别强,8年来逐渐成为了视频图像侦查的行家里手,协助民警破获案件达300余起、抓获嫌疑人312名。他先后荣获市公安局“第二届最美辅警”称号,3次获评分局“优秀辅警”,并获评“警营工匠”,被市公安局记功、嘉奖。
“张瑜给同事们的感觉就是乐天派,工作热情饱满,毫无怨言,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重任。这么多年,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在案件侦破中提供关键线索。”红梅派出所所长孙渊说。
从眉毛的细微特征锁定了嫌疑人
“是那种有点独特的小山眉,眼睛圆圆的,个子不高,就是他了。”近日,张瑜骑电动车路过红梅街道公交站台,发现一个正在等公交的乘客疑似盗窃电瓶的嫌疑人。他没有惊动对方,停下车立刻悄悄喊附近一单位保安和同事支援,成功将对方抓获。
今年初夏时节,红梅派出所接到报警,多位居民电动车或者电瓶被盗。张瑜调看现场的监控时,和同事们一起发现了嫌疑人的踪迹。“我在视频中一眼就觉得对方眉毛有点特殊,就牢牢记住了。”这次被张瑜逮个正着,嫌疑人很快承认在红梅一带盗窃多次电动车和电瓶的作案事实。从监控视频上观察微小特征,从而帮助民警锁定嫌疑人,这已成了张瑜工作8年来的日常。
今年9月9日,红梅辖区一家小超市老板报警,称自己超市的大门晚上又被撬开了。同样,张瑜在监控画面中看到了嫌疑人的发型、眉毛、脸部轮廓,并在红梅辖区的一个网吧中发现了他,立刻呼叫同事将他抓获。
“有时候监控画面十分杂乱,各种各样的人,师父的眼睛特别毒,就是能从人流中发现目标,然后记下一些微小的特征。”徒弟王彪说。张瑜拿出一张素描说:“现在工作确实忙,但我还是会挤出时间画画,把视频上看到的各种特殊的脸部特征画下来。这张素描里的男人脸庞,就是我根据这么多年经验想象出来的,大众脸。”
绘画经历帮他成为视频研判的行家
从学校毕业后,张瑜开始在电脑城上班,后经人介绍来到派出所工作。“我毫不犹豫选择了视频辅警的岗位,因为我喜欢有挑战的工作,在视频中发现线索,协助警方破案,会让我很有成就感。”他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奉为座右铭,“把一项工作做到极致,就能实现自我价值。”
开始参加视频侦查工作时,张瑜对图侦工作一窍不通,只能下“笨功夫”,花费大量时间,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一点点摸着石头过河。“我从小画画,素描、漫画,虽然没有怎么专业学习,但因为喜欢一直画到现在。”在张瑜看来,自己画画的水平远远算不上专业,但毕竟坚持了二十几年,靠其培养积累出来的两个习惯,对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除了观察力,就是有耐心。看监控如果没有耐心,就会错过一些重大的线索。”
“这是无声又寂寞的战场,但同样硝烟弥漫。”现在,张瑜早已习惯了坐在电脑屏幕这个方寸之间的“战场”,在海量视频中寻找破案线索,成为了视频研判的行家。
遇到重大节假日或大型安保活动,张瑜总是主动放弃休息,坚持在案件高发地点蹲点伏击。在一个长假中,他曾经连续协助警方破获盗窃电动车系列案件、入室盗窃系列案件,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追回被盗车辆4辆,为打击防范违法犯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协助警方抓获3名10年以上的逃犯
2021年4月,红梅派出所接上级指令,一名在逃15年的嫌疑人经过了金武路卡口附近。张瑜在进行视频侦查时,发现辖区内一骑车男子与网上逃犯极为相似,但除摄像头偶然抓拍到一张疑似照片外,查询不到任何关于该人的线索,追逃工作陷入了僵局。
当时,民警进行深度研判,重复调看路段监控。很快,张瑜发现了情况,嫌疑人赵某虽是一人骑车,但骑车过程中还与旁边一人有十分短暂的交流。“张瑜提供了这个重要线索,我们怀疑这个人为赵某的同行人员。这是一个重大发现,让我们转换思路,从赵某的同行人员入手,终于有了突破。随后,锁定赵某在丹阳一个村里。”
张瑜立即跟随抓捕队迅速赶往该处,经过24小时的走访、蹲守、伏击,让这名出逃15年的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他对待每一起案件、每一条线索都是严谨细致。这些年,他从无数图像视频中锁定目标,成功破获大案要案5起,协助我们抓住3名出逃10年以上的嫌疑人。”红梅派出所刑侦副所长凌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