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不简单的金坛“花甲三姐妹”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9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杨成武 金世堂 赵鹤茂

“这三个丫头,真不简单!”在金坛区薛埠镇薛埠村,说起李晓根的三个女儿,村上老人就会伸出大拇指。三姐妹中,老大原本在英国做外教,老二随儿子在加拿大生活,为了照料突发中风的老父亲,她们纷纷回到家乡金坛。老有所为、老有所爱、老有所乐,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轮流上阵,照料年迈老父亲

村民们说的“三个丫头”,是都已退休并住在金坛城区的李双凤、李双妹、李兰凤。其中,双凤、双妹是双胞胎,前几年,她俩毅然从国外回来,与兰凤轮流照料九旬父亲,同时用专业的护理技能帮助更多乡亲。

4年前的一天,随儿子在加拿大生活的李双妹与父亲视频通话时,老人突发中风。李双妹从手机里看着父亲摔倒,直呼“不好”。她连忙联系在英国做外教的姐姐,先后启程回国。

一直在家照料父亲的李兰凤,为了尽快让老人康复,决定学习专业护理知识。事情也巧,金坛区民政局引进的四世同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刘俊华,正好到村委对接工作。经她介绍,李兰凤报名参加培训后,考取了护理员证。

“你养我们小,我们养你老。”这是三姐妹最朴素的想法。母亲70岁时病故,让她们觉得更要好好照顾父亲。李双妹、李双凤回国后,也先后参加护理培训和考证。在她们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身体逐渐好转。

秋日午后,父亲坐在小院晒太阳,三姐妹簇拥相伴。那一刻,看着老父亲慈祥的目光,三姐妹心里暖暖的。

持证上岗,尽孝服务两不误

“身边老人越来越多,但一些失能老人无助的样子看了叫人心疼。”李兰凤说,姐妹们心有灵犀,不约而同萌生参加考试拿护理上岗证的念头,这样可以帮助更多老人。

2022年起,我市全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服务,这对中度、重度的失能者和家庭无疑是雪中送炭。金坛区普惠养老走在全省前列,先后引进多家养老机构开展长护险、居家养老援助等服务,让三姐妹有了用武之地。

李家三姐妹先后申请加入四世同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蓝衣天使”队伍。她们把对父亲的孝心扩展成对乡亲的爱心,帮助更多家庭走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

李兰凤退休前是社区网格员,在小区人头熟。她的工作热忱又细致,很快赢得失能老人家属的信任,护理派单越接越多。李双妹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老家薛埠镇,最多时有15人。她从城区开车下乡,每月油费超过1000元。茅山地区进村的路多为土路和小路,她必须将车停在路边,步行一二十分钟才能入户。

“两个妹妹工作做得细,每年都会收到好几面锦旗。”李双凤说,作为大姐自然不能落后。工作时,李双凤不仅在生活上为失能老人提供照料,还注重在心理上加以疏导。一名从四川远嫁而来的妇女,下肢瘫痪后,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李双凤上门后,时常鼓励她,宣传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逢年过节还会捎上精心准备的慰问品,这让对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余热生辉,传递爱心与美德

“去年,我参加了全区第16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比赛并获奖。其实这还是小双捣的鬼呢。”李双凤说,是双妹悄悄替她作主报了名,等收到比赛通知,两个妹妹都鼓励她“姐姐是最棒的”,她才鼓足勇气走进赛场,为团队赢得了荣誉。

平时,三姐妹会定下日期一起回老家,陪伴老父亲。更多的时候,她们还是在一起交流工作上的事。有时,谁受了委屈,另外两个人会安慰、开导,陪着一起抹眼泪,然后,相视一笑:“只要老人开心,我们的工作就有价值。”

“其实,双妹已出国6年,她回来肯定不是为了挣钱。她的儿子在渥太华从事高科技工作,年薪很高。”李双凤说,她自己考了外教资格证书,先后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华人家庭辅导孩子学中文,月收入2万元以上,还包吃住和往返机票。今年中秋节,这些家庭还发来信息问她愿不愿意再去,她只能抱歉地回绝了。

“首个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国家标准刚刚发布,江苏还将开始评定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啦。”三姐妹年纪也不小了,她们相约:为了父亲,为了更多需要护理的失能老人,她们要以自己的孝心、爱心和责任心发挥余热,传递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