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上早 凃贤平 汤怡晨
孙人杰 唐文竹
编者按:美好生活是什么?是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企业员工在生产之外还有生活,“平凡人党建”织就了一张绵密的网,关爱员工的精神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数万平凡人的获得感更显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党群服务之家,正门墙上醒目地挂着一行大字:“平凡人党建——致平凡 至不凡”。
把人的工作做细了,企业发展才有凝聚力。集团党委始终坚持“每一名平凡员工都是主人翁”的理念,旗帜鲜明地守护平凡人的安全感,用心用情地提升平凡人的获得感,开启国家梦、企业梦、员工梦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以有温度的理念、有意义的行动传播红色文化、履行社会责任。
“‘平凡人’是发展基石,‘至不凡’是奋斗目标,我们通过重塑‘劳动最光荣’的价值共识来实现。”华利达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昌说,要让2万多名员工有好的发展,把各自“小家”建好了,华利达这个“大家”才会更好。
组织担当,筑牢平凡人的安全感
“我们夫妻都在华利达就业,这里的薪资和福利好,更重要的是有安全感,让我们很安心。”员工刘华丽说,每个月20日下午听到短信响,就知道是工资到账了。遇到节假日,公司还会提前发工资。
同车间的工友王青,2010年就加入了华利达,中间因为生二胎休息了几年,2018年重新找工作时还是选择了华利达。接下来疫情期间企业的表现,让王青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我印象很深,疫情时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昌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对所有员工作出了不裁员保岗位、不降薪保收入的承诺,我们也的确做到了。”华利达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钱震宏告诉记者,华利达始终坚持多措并举,保障职工权益落实落细,切实筑牢了职工安全感,企业成立以来员工收入每年都在增长,共享企业发展红利。即便是在最困难的疫情三年,一线员工的收入每年仍然以5%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华利达在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同时,还组织员工参加了“在职职工重大疾病住院综合互助保障活动”,为员工提供住院补贴及15项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减轻了员工医疗费用负担,增强了员工抵御风险的能力。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2万多名员工,对我来说都是我的家人。我们党组织必须要尽心尽力地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张文昌说,华利达以人为本打造柔性管理文化,真正以党组织的担当作为赢取了广大员工的深度信任。
“幸福工程”,向“8小时”外传递获得感
“今天小宋过生日呀!”“生日快乐!”9月27日是员工宋丽霞的生日,当天中午,她在食堂领到了公司准备的生日蛋糕。她和其他同天生日的三名同事的名字,也被打在了企业食堂的显示屏上。宋丽霞说,进厂10多年,每年生日都能收到公司特意准备的蛋糕:“年年都非常激动,感觉自己好幸福。”
“留住员工的心,就先要留住员工的胃,让他们感受我们华利达‘舌尖上的幸福’。”为员工准备生日蛋糕,在华利达食堂负责人顾晓明看来,只是为员工幸福感受锦上添花的事,平日里5.5元的两荤三素套餐、饭汤免费敞开吃,每周100多种精选菜品保证每天午饭都不重样,日复一日的细节更是企业“拴心留人”的一项法宝,“员工提出想吃什么,食堂几乎有求必应。进华利达三年胖10斤,成了我们员工的‘幸福标配’。”
实施“幸福工程”是华利达“平凡人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坚持人本理念,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组织篮球比赛、舞蹈、乒乓球、旅游等各类活动;组织花艺、育婴、收纳、茶艺、面点等特色课程,让员工“热爱生活,快乐工作”;组织亲子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以及环境、生活等;开展趣味文体节、厨艺大赛、美食节等活动,不断丰富员工及其家人的业余生活。
打造幸福企业是华利达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传递温暖亦是一以贯之的企业文化。为了帮助有困难的职工,华利达还每年投入200万元,建立了“员工关爱基金”,将温暖和幸福送到每一个需要的员工身边。“员工是企业的最大财富。企业只有尊才、爱才,员工才有幸福感、获得感,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员工的幸福家园。”张文昌说。
赋能奋斗,在岗位竞争中增强获得感
孙丽娜开袋法、葛志艳做领法、王俊做帽法……在华利达2号楼的电梯旁,一排车间党建园地的展板摆放在最显眼处。其中有一块,展示了最近在“擂台赛”中获得单道工序冠军奖的员工风采。
为激发全体职工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华利达党委在生产现场组织了“红色工匠”的评选,在某道工序上做得又好又快、获得冠军的人就可以拥有“擂主工序”命名权。目前,已经有364项工艺以员工名字命名。
“陈丽丽上前裆袢法”以缝纫工陈丽丽的名字命名。标准工时35.58秒,她只用了22.58秒。“第一次参加擂台赛时还很紧张,现在参加次数多了,早就习以为常了。”陈丽丽说,目前她正在准备10月份的上袖子工序擂台赛。此前,她已经在五六个工序上做过“擂主”,最长的一次保持了4个多月。“我把这个成绩告诉孩子,孩子夸我好厉害。”陈丽丽的脸上写满骄傲,“所以,在华利达工作到现在,我感觉还是很幸福的。”
同是缝纫工的滕娜,也曾拥有自己“专属”的“滕娜缉脚口法”。4月27日,她第一次参加擂台赛,以45.2秒赢得比赛,而且被奖励600元冠军奖金。“感觉自己的努力被认可了,我还请好朋友一起喝奶茶!”滕娜兴奋地说。
如果一直没有人攻擂的话,滕娜作为擂主,每月都能拿到600元奖励。但是,6月9日,饶清华以41.48秒攻擂成功,缉脚口这道工序就成为“饶清华缉脚口法”。滕娜并没有难过,她说,因为已经喜欢上这份职业,就会继续努力锻造过硬技能,朝着技术员的目标不断前进。
高质量发展呼唤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华利达党委向全体员工发出“让工匠精神成就中国制造之美”的号召,挖掘出专注工作的“聋师父”陈跃龙、昌瑞“爱迪生”蒋斌等一大批车间技能人才,也培养出全国轻工行业劳模黄晓磊、长三角四省市纺织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冠军蔡干忠、亚军季红美等一批先进典型。
2006年入职的“80后”蔡干忠,2022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由他提炼的“蔡干忠拉链加放规律”操作法成为华利达生产操作样品的指南。“华利达为员工创造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潜能尽情展现,在工作中体现价值和感受快乐。”蔡干忠说。
2021年,华利达集团“平凡人党建”特色做法成功入选全国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最佳实践。